第四百二十三章 啊!海軍(2 / 3)

具體生產什麼樣的軍艦,果興阿覺得還是應該聽聽海軍的意見。如果博敦為首的留洋派在大連,他們肯定會要求果興阿大造戰列艦,以絕對的噸位和火力優勢奪取製海權,可惜博敦遠在南洋。而且就算博敦在大連,他的意見也不能起決定性作用,因為他和留洋派的所有人,都還沒有打過一場真正的海戰。常年在海參崴和美國之間跑運輸的邊昌狄,就比博敦有話語權的多,他不止航海經驗豐富,而且真的打過仗,曾經有痛扁美國佬的傲人戰績。

如今邊昌狄主理的北海艦隊也有五艘戰列艦,但是邊昌狄依舊不喜歡它們,經年的磨合也沒有讓邊昌狄發現戰列艦的優點,反而覺得這些大家夥就是沒用的累贅。內河派和留洋派的觀點幾乎沒有一致的地方,留洋派主張大炮巨艦,內河派則要多快狠準,其中快尤為重要。

內河派海戰的主導思想,便是以數量巨大的快船快炮淹沒敵人。海戰中艦艇必須具備絕對的航速優勢,在縮小自己的被彈麵積的同時,憑著極高的航速規避敵人的炮火,同時也可以在戰略上到達奇襲和包抄的目的。至於裝甲之類的東西,不過是懦夫安慰自己的殼子而已。船快的同時,炮也要快,以強悍的火力覆蓋敵人,壓製敵方火力輸出。即便為了射速犧牲了火炮的口徑,也可以積少成多,形成最後致命的火力輸出。至於戰列艦,因為航速緩慢完全跟不上高速艦隊的腳步,除了對岸上目標進行火力壓製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

南洋的博敦也得知了果興阿詢問海軍艦艇發展發現的事,當即發回了長篇累牘的電文,要求果興阿依照國際慣例搞大艦巨炮主意。不過果興阿思慮了一陣,就把博敦的意見扔進了垃圾堆,因為他想到了甲午海戰。

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對剛的黃海海戰,就說明了邊昌狄的正確。當時雖然聯合艦隊總體實力占優勢,但並沒有能夠匹敵鎮遠、定遠的大炮巨艦,按照大炮巨艦主意的思路,北洋海軍會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可惜結果卻並不是這樣。聯合艦隊憑借著優勢航速和速射炮,重創了北洋海軍,幾乎團滅了鎮遠、定遠之外的各艘弱艦。最後的戰場局勢,就是群狼戰虎,變成了聯合艦隊圍攻鎮遠、定遠。

黃海海戰的結果充分說明,起碼在無畏艦誕生之前,高速的中小型戰艦也是比較王道的。而且聯合艦隊還要受製於火炮和炮彈,滿洲海軍可沒這方麵的問題,不僅現在的火炮可以擊穿任何厚度的裝甲,而且果興阿隨時可以搞出被帽穿甲彈之類的武器。即便北滿州海軍以小博大,果興阿也有辦法,讓對方一發入魂。結合目前北滿州的各方麵實力,果興阿決定放棄唬人的戰列艦,將北滿海軍未來的主力艦艇鎖定在了裝甲巡洋艦和鋼製驅逐艦上。

世界上三脹式蒸汽機技術還在發展中,但是果興阿的卻用金手指引領百項工程的大神們先一步開發了出來。各艘戰列艦上先期都裝過這種三脹式蒸汽機作為動力係統,不過因為當時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幾艘戰列艦的改觀並不大,但是眼下技術已經基本完善,可以放心的投入使用了。有了這個澎湃的小馬達,邊昌狄一直叫嚷的高航速肯定沒了問題。液壓製退裝置,是果興阿親自操刀完成的,同樣沒有任何的問題,製約射速的最大問題已經解決。哈爾濱兵工廠早也就在研究大口徑火炮,不過達到的射程和威力要求的火炮,全都太過沉重,所以陸軍一直沒有裝備。但是艦炮卻不怕重,十幾噸的重量在軍艦上不過是小意思而已,所以精準的速射火炮也又了著落。

剩下的便是艦艇的設計問題,這種全新式的武器,北滿州自己的科研人員還搞不定,還得是果興阿開動金手指。不過因為百項工程中氧氣魚雷項目的成功,果興阿第一個著手設計的並不是邊昌狄最期待的巡洋艦,而是現實意義上的驅逐艦。

近代意義上的驅逐艦,是指以魚雷為主要武器,能夠對敵方大型艦艇實施雷擊攻擊的小型艦艇。北滿州海軍裏原來也有驅逐艦的說法,不過通常是指噸位較小的巡洋艦,甚至部分小炮艇也被叫做驅逐艦。這些軍艦並不是真正的驅逐艦,隻是果興阿個人的習慣叫法而已。因為知道戰列艦、巡洋艦早晚要退出曆史舞台,驅逐艦才是後世發展的王道,所以果興阿對驅逐艦的發展尤為關心。暫時果興阿還搞不出導彈驅逐艦那種高檔貨,但是按照正常曆史上的定義,搞出初代驅逐艦,果興阿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