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艦隊的十一艘主力戰列艦全在坤甸,其餘二十五艘戰艦中,有十一艘在新幾內亞北部的新安港,其他也都在坤甸。陸軍方麵有駐防蘭芳共和國的黃忠敏第三混成旅,海軍陸戰隊除一個團在新安港駐防,其他也都分駐在蘭芳共和國境內。蘭芳共和國國防軍,已經有五個團完成了整編訓練,各方麵情況都與大連的日籍傭兵差不多,可能作戰意誌上要差一些,其他的都還好。”譚紹光簡單介紹了北滿州在南洋的兵力分布,果興阿天天日理萬機,太多的事情他是記不住的。
“新幾內亞怎麼樣?”果興阿的腦海裏新幾內亞跳板再次浮現。
“據賽大人傳來的信息看,新幾內亞該島地域廣大,但當地居民極為野蠻落後不通王化。且當地山巒叢林密布,生番作亂不易剿滅,目前除西北原荷蘭經營地域外,其他地方隻能以軍事占領,無法有效建設!”譚紹光也知道果興阿不愛聽,不過這是實情。
“下令給南洋大臣智遠、海軍司令博敦及第三混成旅黃忠敏,命令他們克複婆羅洲全境,並適時進取馬來亞、新加坡等地,並襲擾印度沿海!同時讓北海艦隊邊昌狄在肅清內海殘敵後,立刻南下收複香港!把英國人趕出太平洋!”新幾內亞的開發跟不上,果興阿自然沒辦法實現美夢了,隻能退而求其次。
坤甸的智遠接到長春電報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世界第一強國開戰,實在是太不理智了。不過博敦和山東兵出身的黃忠敏卻極為興奮,沒有戰爭他們隻能跟在智遠背後打雜,隻有戰爭爆發,他們的價值才能夠體現。不過有人比他們還急,就是蘭芳共和國的總統劉阿生。
劉阿生給荷蘭人當過很長時間的傀儡,在蘭芳的人望很差。但是他引來了智遠,又成了滿洲人的傀儡之後,他的人望卻好了起來,滿洲人也是中國人,大家都是自己人嘛!這次驚聞北滿州對英國開戰,劉阿生可不管英國是世界第幾強國,滿洲政府幫他訓練了五個團的新軍,他可得在智遠和全體國民麵前好好表現。博敦和黃忠敏還在商議進軍計劃,劉阿生居然率領他的一萬大軍,對沙撈越、沙巴、文萊三邦親征了。
智遠等人大罵劉阿生醜人多作怪,卻也隻能趕緊派兵去接應他,出師不利的影響可太惡劣了。蘭芳共和國的一萬大軍,雖然裝備水平和實力都很一般,但那也是黃忠敏等人辛苦訓練出來的,讓劉阿生都給賠光了,也是很肉疼的。不過南洋霸主劉阿生也真不白改,黃忠敏帶兵趕到的時候,人家已經平定了北婆羅洲三邦,而且還抓了二百多英國俘虜。
當然首戰告捷,並非劉阿生是什麼軍事天才,隻是英國人太大意了。拿破侖大帝歇菜之後,大英帝國的霸權已經很久沒人挑戰了,東南亞的一些荒蠻部落也犯不上大軍駐防,所以北婆羅洲三洲的英國守軍一共也就二百多人。各地的主要兵力,都是拿著前裝火槍和弓箭、長矛的當地土人。劉阿生萬餘裝備施耐德步槍、加特林機槍、阿姆斯特朗野戰炮的大軍一衝,這些土人自然土崩瓦解,二百英軍麵對五十倍的敵人理智的選擇了投降。
英軍在東南亞還沒和滿洲軍打出血來,所以黃忠敏等人也沒有虐待英軍戰俘,在當地挑了一批竹樓子,就把這幫人關了起來。智遠在前文萊首都斯裏巴加灣,盛讚了劉阿生的軍事才能,並肯定了蘭芳軍取得的驕人戰果,然後便收繳了蘭芳政府對軍隊的指揮權,堅決不給劉阿生再次添亂的機會。
博敦和黃忠敏等軍官,對於收繳蘭芳政府兵權,用蘭芳軍防守婆羅洲是舉雙手讚成的,因為他們發現了戰機。英國人或許非常強大,但是他們在東南亞的兵力主要都是當地土著,實際戰鬥能力非常低下,這個時候不去攻城掠地還等什麼時候。博敦在地圖上隨手一劃拉,就找到了他的目標,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門戶馬六甲海峽。攻取整個馬來半島工程量還是很巨大的,能不能做到還要看以後的局勢,但是海軍可以和黃忠敏的第三旅先占領其中的一個關鍵點--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