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 活佛(二更)(2 / 2)

第十七世章嘉活佛名叫業希丹必尼瑪,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轉生於甘肅紮拉通。鹹豐八年冬,年僅九歲的五世章嘉活佛,便奉旨到達北京朝覲鹹豐帝。鹹豐九年,五世章嘉向鹹豐請假回西寧學經,直到同治元年三月,五世章嘉活佛才再次進京悼念鹹豐皇帝。四月喪儀結束之後,五世章嘉活佛再次向同治帝請假到西藏學經。

在長春改變世界的果興阿,從來沒有想起過這位年輕的活佛,因為在果興阿的世界裏隻有達賴和班禪兩位活佛而已。還是鄒德歸在收服錫林郭勒盟的過程中,發現了佛教在蒙古的巨大勢力,這才想起借活佛之力,減小控製蒙東的阻力。鄒德歸在內蒙古尋找了幾位活佛,不過這些活佛要嘛已經老邁,要嘛就是和王公們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而且他們的影響力都還不夠大,並不適合,最後隻能在發源地西藏想辦法。

為此鄒德歸把自己專研了一下密宗佛法,把夠格的大活佛都給捋了一遍。密宗活佛是一個無比巨大的體係,其中還牽扯到政教合一的東西,很難分出個大小王來,簡單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的一級活佛又兩位,分別是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因為西藏地區實行的是政教合一製度,達賴和班禪不僅是宗教領袖,同時也是世俗地方政權的領袖。達賴管理的地區是前藏,班禪管理的地區是後藏,他們之間互不統屬,管理的地區也不同,並不存在誰大誰小。他們都是密宗至高無上的人物,因為世係的關係還經常互為師導,所以都是一級活佛,並沒有高下。

略低一級的準一級活佛也是兩位,一位是外蒙古藏傳佛教的哲布尊丹巴活佛,一位就是主管內蒙古藏傳佛教的章嘉活佛。兩人的宗教地位略低於達賴和班禪,但世俗權利卻一點也不小,章嘉活佛更是大清的國師,禮遇甚至高於其他三人。

除了這四位至尊,還有西藏的熱振呼圖克圖、策墨林呼圖克圖、濟隆呼圖克圖、第穆呼圖克圖,四位活佛也很尊崇。在大清的治下,他們在達賴喇嘛年幼時,有資格出任西藏的攝政王。他們擔任攝政期間,可視為準一級活佛,未擔任攝政時,為二級活佛。畢竟隻是代理人,還是不能與正宗的至尊比肩,隻有掌權的時候,可以與章嘉活佛與哲布尊丹巴活佛分庭抗禮。

再往下的三級和四級活佛,便是法王與如花教、白教、紅教等派的教主。他們也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但要嘛是上麵還有大佬,要嘛就是教派勢力微弱,所以隻能排在後麵,實在無法與主流的黃教四大至尊比肩。

班禪和達賴這樣的大佬,果興阿是請不動的,而且請來了也沒用,西藏實在太遠,氣候和當地的政治環境太複雜,果興阿根本就搞不定。真正對果興阿意義重大的,是哲布尊丹巴活佛和章嘉活佛。仔細一查,鄒德歸就樂開了花,兩位活佛雖然地位尊崇,但是年紀都不大,在西藏學佛的章嘉活佛才十七歲,在外蒙逍遙的哲布尊丹巴活佛才十六。年紀小自然就好辦事,鄒德歸派遣專人攜帶厚禮去了西藏,不但把瞞著朝廷把戰略性人員章嘉活佛給接到了滿洲,還提前讓佛爺受了大戒。

不過鄒德歸低估了年輕的佛爺,小佛爺雖然年少,但是聰慧異常,簡直擁有洞悉一切的威能。鄒德歸原本規劃的算計小佛爺的招,全是被小佛爺拆穿,一點用也沒有。最後果興阿親自出麵,陪著小佛爺在滿洲轉了一圈,重點參觀了呼倫貝爾的改革成效,最後才真心實意的懇求小佛爺幫忙。

“了不起的將軍,我願意幫助你,佛法是渡人向善,同時也要賦予人民幸福,你做到了!”小佛爺留下了迷之微笑,然後依然和騎兵旅一起進入了果興阿麵前最後的屏障科爾沁左翼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