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還是自己人(2 / 2)

“那筆錢基本都投入蒙區的鐵路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了,就算還有些沒花掉的,零零散散的也不知多少個地方等著要,零號工程怕是排不上號!”皮潤民是果興阿的宰相,鄒德歸就是皮潤民的首輔,這些錢都是鄒德歸親手分掉的,他當然知道政府根本沒給零號工程等項目做預算。

“我要錢也沒用,大不了找澤遠先生蹭飯就是了,這個流程按規矩走,錢我出了,把事情做了最重要!零號工程事關我中華國運,大意不得啊!”譚紹光有對鄒德歸發脾氣的傾向,果興阿趕緊跳出來和稀泥。

文祥多了許多許多的問題,不過沒有人再為他解答了,比如果興阿的私房錢到底恐怖到一個什麼程度,比如事關中華國運的零號工程又是搞什麼的。文祥正式接受皮潤民的提議,在利用英國駐京使館的電報和朝廷取得了聯係後,文祥獲得了與北滿洲展開後續正式談判的權利。朝廷的初衷是限製北滿州的發展,遏製北滿州進犯朝廷疆域的勢頭,當然若是能把北滿州變成自己的打手那就更好了。身為洋務派領軍人物的文祥,除了朝廷的一攤想法外,他也有自己的一番計較。

鄒德歸帶著文祥在長春附近晃了一圈,可算是讓文祥開了眼界,文祥雖然有很多不懂的東西,但是他也知道北滿州的工業成果是非常了不起的。洋務派已經開始了洋務運動,但是其中涉及到了太多的洋人,各地的新老洋務派誰都難免信不過洋人,讓工廠等等方麵的發展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若是能由本是同根生的滿洲人來幫助大清搞洋務,定然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文祥一直懷疑果興阿掌握了某些工業速成的辦法。

果興阿拿下蒙東四盟的事是有點讓朝廷難受,但是果興阿出麵壓製住曾國藩的事也讓朝廷記憶猶新,所以在朝廷的眼裏果興阿還是自己人,不過是一個特別膈應人的自己人。也正是因為果興阿最近還和朝廷在同一條戰線上奮戰過,才讓兩邊有了坐下來談一談的可能。

文祥思量了很久,他非常擔心提出技術援助之後,皮潤民會有坐地起價之舉,但是皮潤民非常痛快的答應了,還幫文祥想出了諸如招商引資等一係列的政策。文祥隻知道這是果興阿曾經用過的辦法,卻不知道皮潤民之所以提出這個想法,就是已經看透了北滿州與朝廷之間的經濟形勢。朝廷這個時候把北滿州的強勢經濟集團引入關內,朝廷將處於絕對的弱勢地位,北滿州都不用做什麼特別的動作,就可以把關內變為北滿州的傾銷地和原料產地。北滿州的輕重工業集群,全都急需傾銷地和原料產地,朝廷這個時候送上門來,皮潤民當然是立馬就答應了。

北滿州肯支持朝廷發展工業,對文祥來說已經比什麼都重要了,其他的事都是細枝末節。不過地盤這種大事,還是略不過去的,文祥也就是為著這個事來的,所以雙方還得把疆域先給定下來。蒙東四盟果興阿已經吃下去了,又是鐵路又是基建,北滿州投了多少錢進去根本就沒數,現在想讓果興阿再把地鋪吐出來,肯定是門也沒有。實力不如人,文祥也沒話可說,朝廷就算收複了四盟,也根本擋不住北滿州的滲透。還不如大方點,拿出天子的氣度來,直接把四盟給了果興阿,換取其他方麵的優勢。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北滿州和朝廷之間的爭端終於了一個結論,兩邊又坐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家人。在果興阿宣誓效忠同治皇帝後,朝廷正是以長城邊牆、察哈爾八旗為界與北滿州劃定了疆界,至於北滿州將來向北方發展,則不再受朝廷的限製。南邊的奉天,朝廷也從許給了果興阿,隻要果興阿從老毛子手裏收複外滿洲失地,朝廷就把奉天劃給果興阿。這麼幹主要是因為奉天已在北滿州南北夾擊之中,三麵陷入了北滿州的圍困,幾乎成了朝廷的飛地,如果不是祖宗陵寢所在,朝廷真的就不要了。現在隻能用奉天做一個籌碼,引誘果興阿和 老毛子全麵開打,爭取讓兩邊兩敗俱傷。

朝廷這次是吃了虧的,不過形勢比人強也隻能就認了,最後也算是達成了目的,北滿州不會再南下或者西進。北滿州也算不錯,他們不僅占了大便宜,皮潤民也終於在軍事上想到了果興阿前麵一次,北滿州政府第一次在軍事上引導了一起軍隊,他們的目標是烏蘇雅裏台,俗稱外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