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興阿教導李熙與入宮居住,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果興阿以如此牽強的借口入宮居住,還是有很多明白的朝鮮臣僚,認為果興阿是居心不良的。但是麵對果興阿這個強權,朝鮮群臣也不得不屈服,果興阿現在橫行朝鮮,他非要入宮居住,又有誰能攔得住他。其中不少大臣,猜到了果興阿與閔妃不清楚,這次入宮的目的也是閔妃。
果興阿為了防著朝鮮人玩陰的,每次去見閔妃,他都帶了規模很大的衛隊。雖然閔妃的宮人知道管好自己的嘴,果興阿的衛隊也不會泄露自家大將軍的偷香竊玉之舉,但是這人一多了,難免便會引人注目,這風聲也就走漏了。但是果興阿隻手遮天,閔妃也是朝鮮的實際統治者,哪個不怕死的敢胡說八道。沒人敢攔著果興阿入宮居住,但是李熙的王冠冒綠光這件事,可就有不少人知道了。
如願以償住進了宮裏的果興阿,以及本該母儀朝鮮的閔妃,可不在意李熙在民間的名聲了。兩人每日在景福宮內玩耍嬉戲,出雙入對好似他們才是這裏的主人,才是真正的夫妻一樣。兩人唯一的避諱,便是躲著李熙而已。倒了血黴的李熙,卻對於自己帽子變色的事全無知覺,每日都在刻苦攻讀,準備早日成為一個有道明君。
李熙剛登基的時候,實權都在他老爸李昰應的手中,李熙形同傀儡,終日沉湎享樂,並不愛讀書。但李昰應為了培養李熙,仍強命他學習儒家經典。李熙自即位後便接了受嚴格的教育,每天都有三節長達兩小時的大課。果興阿搬進他的家裏,找他老婆嘿嘿了,李熙依舊在堅持上著大課。
\"七十裏、百裏,猶可以為政於天下,況我三千裏之國乎!何以則能秣馬燕雲,洗祖宗之恥也?\" 李熙讀《孟子》的時候,看到\"湯七十裏,文王百裏\"的章句,慨然的發出了感慨。他這句話可謂是胸懷大誌,為政於天下是他當君王的本分,但是秣馬燕雲可就把矛頭對準了中國。所謂的祖宗之恥,恐怕指的就是朝鮮臣服於中國。
不過李熙注定是不幸的,打著教導他學習卻從沒有出現在他學習生活中的果興阿,今天居然和閔妃一起來看他了。李熙發出感慨的時候,果興阿剛好就走到了門口,李熙的感概他聽的一字不落。
“朝鮮王好誌氣!”與果興阿嬉鬧了許久的閔妃,再次在果興阿的身上感覺到了大將軍征伐天下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