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教育意義(2 / 2)

“他們的日子過得真好啊!”黃地終於想明白了一些事。

自古造反的都是窮人,富人衣食無憂自然不會幹掉腦袋的營生。滿洲人都是富人,沒有窮人,自然不會有人瘋了去造反。爭天下就是爭人心,就算窮人都跟著黃地走,富人還是會跟著果興阿,滿洲都富人,黃地便不可能鬥得過果興阿。奉天到是有很多吃不上飯的窮人,他們也願意跟著黃地去造反,但是還有一句古話,就是窮不與富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奉天人,肯定打不過吃飽喝足的滿洲人,所以黃地才會連敵人都沒看見,便被從皇位上趕了下來。黃地沒辦法把滿洲人再都變成窮人,所以他也得找一條讓富人也願意跟他造反的辦法。黃地之所以賊心不死,是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是真命天子,即便也會有稍稍懷疑的時候,王爺偷偷摸摸的一句陛下,也會再次堅定他的這種想法。黃地想到了人心,但是他卻忽略了軍隊和武器等等,但終究還是有人想到了這些,比如大清的一班軍機大臣們。

果興阿雷霆一怒,遼西民變立時煙消雲散,可給了大清朝廷很大的震撼,當然他們沒有想到人心向背之類的問題,他們看到的就是機槍、快炮。針對遼西民變這個事,做了多次分析和討論之後,奕欣等人有了巨大的收獲,他們似乎可以解決一個困擾了封建王朝幾千的問題了。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中原王朝幾經更迭,農民起義便如同一個魔咒一樣,一直困擾著朝廷。秦朝、元朝、西漢是直接被起義軍給滅了,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宋朝、明朝雖然沒有徹底的倒在起義軍的刀下,也差不多都是不起義軍給鬧騰完蛋的。陳勝、吳廣、赤眉、黃巾、瓦崗、黃巢、宋江、方臘、李自成,單單是鬧出過大響動的起義軍,就足足能寫出版本上來,若是夠口的就算,就足足能拉出一個幾千人的名單了。大清朝在這方麵也是非常的不省心,白蓮教、天理教、天平天國、撚軍,幾乎是沒完沒了的折騰,朝廷疲於奔命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朝廷沒有果興阿的辦法,能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但是他們卻從這次的遼西民變中,找到了讓百姓鬧不起來的辦法。

農民起義軍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備不行,最初起事的時候,主要兵器往往都是農具,再有就是一些偷摸打造的刀劍。官軍手持刀槍劍戟去對付鋤頭、釘耙、糞叉子,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近身肉搏這種事,還是免不了的。糞叉子對紅纓槍,殺紅了眼的起義軍,未必就打不過孱弱的官軍。即便是眼下的淮軍、湘軍、楚軍,也難免要用一些冷兵器,經常會不鋤頭給逼得狼狽逃竄。

果興阿鎮壓遼西民變的方式,可是讓朝廷開了眼,一水的機槍、快炮,糞叉子根本上不了前,沒有火器裝備的起義軍除了投降,便隻有死路一條。起義軍可以自己打造刀劍,但是老百姓再怎麼樣也造不出機關槍和大炮來,以冷兵器麵對正規軍,他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朝廷的官軍肯定是比不了滿洲軍,但是隻要他們會開槍,便能壓住農民起義。反正鋤頭也夠不著他們,就像打獵一樣,這麼輕鬆的事,京營的八旗兵都沒問題。

肅順是很守舊的,所以奕欣搞洋務運動,他一直在拆台。但是這次見了遼西民變的結果之後,肅順也有了不小的轉變,雖然整體上還是不配合,但是在軍械改革這一塊,肅順也是舉雙手讚成。官軍若是也能擁有滿洲軍一樣的裝備,眼下的禍害會很快削平不說,將來也再也不會發生民變了。即便出現了個別的反賊,也可以很快鎮壓下去,絕沒有讓他們做大的機會。至於改善民生,從根源上斷絕民變的可能這些事,軍機處天天在想,但是他們一時還沒有好的辦法。

事情是想的挺明白,但是朝廷卻沒辦法按想的辦,他們可沒有那麼多的槍炮。曾國藩的安慶軍械所,李鴻章的江南機械局,一直在努力仿製滿洲式裝備,也的確造出了一些。可是他們隻能仿製施耐德和中正一式這樣的滿洲軍汰換裝備,而且仿製的質量不如滿洲原裝,花費卻要貴上許多,還不如找果興阿直接買劃算。軍機處思來想去,也隻能再次便宜果興阿,大批量的從北滿州采購過期貨。

這次采購的事宜,朝廷並沒有派出專人,而是直接讓奉天的盛京將軍特普欽承辦。果興阿還有三天便要正式入駐盛京,特普欽正在盛京安排和果興阿的正式交接,由他辦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