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六處火炮陣地,其中西側平坦地帶的藤崎台最多,超過了二十門。不過日本人的火炮多是英國人汰換下來的阿姆斯特朗炮,口徑、射程、彈種都不成氣候,一輪就打得掉他們。”劉強不僅是政委,師參謀長的活兒,他也一肩挑了。劉強一直在政工口,晉升的速度也不慢,但是看著塔爾都當上海軍陸戰隊司令了,他也難免有了些挪動的心思。
“冬季枯水期,城外的水量並不大,咱們沒必要太謹慎,四麵圍攻吧!可以把西麵作為主攻方向,我先廢了他的炮火,看他們還能不能扛得住!”參謀本部早有指示,對於九州島上的日本人,除非投降不然一律嚴厲打擊,佟佳自然也就不玩什麼花樣了,一頓炮火全轟死了拉到。
熊本城是加藤正清在一五九一年開始修築,至一六零零年搞定。依山建城完美的依托了山丘的地勢,並利用原有的山坡,修築了三合圶土牆。這個三合圶土牆很能體現古代人的智慧,依托原有山坡,再施以碎石、條石和夯土,防禦能力非常強大,想搞定這個玩意兒,非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炮不可。加藤正清還在修造了大量的枡塀,這玩兒意大概相當於中國城牆中的甕城或者虎口,不過中國的甕城一般數量很少,加藤正清卻一口氣在熊本城修了七十二個枡塀,攻陷一道基本防禦,至少有攻克五個這種枡塀的連鎖防禦。如果是從外麵一路打到本丸的話,則要把七十二個枡塀走一遍,其中的工事變化,簡直和塔防迷宮一樣,四麵八方全是槍眼。
不過加藤正清搞這套東西的時候,日本還隻有火繩槍,所以他的思路仍然是冷兵器時代的思路,遇上全麵近現代化的滿洲軍,根本就不慣用。石垣也好,枡塀也罷,都需要敵軍士兵乖乖的跟著走才有作用,但是佟佳的第十一師可不準備乖乖的配合日本人,他們的攻擊方式也是加藤正清做夢都沒夢見過的。
佟佳與劉強商議過後,很隨意的派了個抓來的日本老頭進城勸降,意思也很簡單,投降免死,如有抵抗下城之後雞犬不留。城裏主事的薩摩藩武士也很幹脆,他們沒有答複,隻是把老頭的腦袋給扔了出來。下麵就沒什麼可廢話的了,佟佳一聲令下,第十一師所屬的全部火炮便開始了對熊本城的拆遷工作,連各連屬的七十毫米步兵炮,也開始了對熊本城木製目標的打擊。
剛剛被艦炮從家裏轟出來的薩摩武士,麵對口徑縮水了近一半的陸軍炮還能勉強忍耐,其他各藩的武士們卻近乎精神奔潰,這毀天滅地的炮火實在是太恐怖了。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眼看著薩摩人還在堅持,不甘味人後的其他各藩武士,也都咬緊了牙關,然後便咬著牙被轟成了雜碎。
半個小時的炮擊過後,佟佳標注在地圖上的所有守軍火力點全部被清初,石垣也大量坍塌。不過古代人的指揮也真不是蓋的,這依山而建的石垣就是結實,雖然坍塌了不少,但是主體依舊挺立不倒。
“沒有二百毫米以上的大家夥,看來是啃不動這爛牆了!”佟佳也服了,這石垣他還真沒辦法。
“石頭的背後不少夯土,就是原有的山坡,我們不可能把山給推平了,把那些枡塀工事推平了就好!”劉強的要求並不高,他也沒興趣把熊本城夷為平地。
第十一師的先頭部隊順利的渡過了井芹川和坪井川,進入了熊本城的外城,武士們則拋下了百姓,退入內城固守。攻入外城的佟佳則十分鬱悶,他還真是低估了熊本城的地形,這鬼地方實在是太坑人了,外城的地勢依舊低於內城,滿洲軍進了外城,依舊得仰攻內城。舍不得士兵玩命的佟佳,隻能命令部隊壓製城頭敵軍,慢慢以炮火來消耗敵軍,熊本城陷入了很煩人的消耗戰。
雖然是消耗戰,但被消耗的卻主要是日軍,滿洲軍很少有人負傷或者陣亡,因為心疼士兵的佟佳,選擇了一種很無賴的打法。第十一師隻有重機槍和火炮投入了戰鬥,步槍手全都在後麵歇著呢!這兩種武器火力猛隻是其一,最關鍵的是射程遠,日軍的施耐德和前裝槍根本夠不著滿洲軍,自然是怎麼打都是日本人吃虧。
日軍以每天兩千人的損失,足足和第十一師消耗了三天。雖然城池依舊在手中,軍隊也還很有富裕,但是各藩的大佬們卻麵臨著重大的的危機,他們的彈藥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