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皇的決斷(2 / 2)

而且明治顯然還沒有理解現代戰爭,蒙古人那個時候世界還是隔絕的,戰事不利蒙古人也就沒有繼續打的心思了。現在可不再是那種環境了,北滿州與日本之間的戰爭,是全新時代下的舉國戰爭,怎麼可能因為被一兩場戰鬥的勝負所影響。就算真有一場神風幹掉了東京灣的滿洲艦隊,滿洲人還可以很快調來更多的艦隊,就算大風幹掉了滿洲所有的艦隊,滿洲 的造船廠還是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無數的戰艦。這是國與國之間生死相拚的戰爭,明治就算真的找的來神仙,也根本無法彌補日本與北滿州之間巨大的國力差距。

“讓百姓登城據守,發動所有能上戰場的人參戰,絕不能讓滿洲人攻入東京!朕是大日本帝國的天皇,東京是朕確定的都城,朕哪裏也不去!”明治非常的頑固,臉上也僅是倔強的神態。

“去大阪也好!”西鄉也反應了過來,因為某些不能提及的原因,明治不太適合回京都,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當初也不用急衝衝的把都城遷到江戶來。

“另覓他地吧!大阪可是萬萬去不得的!”伊藤博文出言打斷了西鄉,伊藤博文的身份還不夠,但是他也有位明治分憂之心。

也是西鄉剛剛想到不能回京都這件大事,腦子一下子亂掉了,思維有些短路,不然就算出主意去會津城,也絕不能去大阪。滿洲五萬大軍把長洲藩夷為平地之後,已經一路東進殺了過來,大阪首當其衝正處於滿洲軍主力的威脅之下,危如累卵的情形比東京還要嚴重。明治從東京搬到大阪,根本就是一種找死的行為,東京還隻是非常危險,大阪則是必死無疑。

“或可移駕往橫濱。”

“奈良也可稍做準備!”

……

剛剛好像默哀一樣的公卿和政府新貴們紛紛出聲,商討起了移駕的地點,他們都清楚遷都抗戰是日本現在唯一的選擇了。隻有頂住了別滿洲的第一波攻勢,才有可能通過英法等國調停向北滿州求和。

“沿海城市全都不做考慮,必須為內陸大城,城防也一定要完善!滿洲軍海軍極為強大,他們隨時可能在沿海各地登陸,我們不可不防!”西鄉隆盛直接否決了提議中的沿海之地,滿洲軍四麵出擊,連下九州島、四國島,更在東京和長洲同時開戰,充分說明了滿洲軍海運力量的強大。日本的許多大城均是沿海之地,這些地方便萬萬去不得,滿洲軍若是如影隨形,日軍可就更加被動了。

“若鬆、桑名等舊幕府盤踞之地,也萬萬去不得,若是他們投敵賣國以求恢複昔日權威,我們便是羊入虎口了!”岩倉具視非常的敵視幕府,所以一些曾經的幕府根本之地,他也一樣的仇視,所以他把這些地方給過濾了下來。

其實這話也不用岩倉具視特意提,殿下諸位心裏都明白著呢!他們全都是幹翻德川幕府的主力,那個都和幕府派勢力仇深似海,自然知道躲著幕府的地方走。如今幕府勢力雖然被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難保不會有個別的死忠份子,他們要是在外敵臨門的時候突然作亂,日本也就真的完蛋了。最近幾年,士族暗殺新政府政要的事就沒停過,大夥兒可都覺得,這背後有幕府的影子,涉及到幕府的時候他們自然非常的小心。

西鄉隆盛和岩倉具視、伊藤博文等人詳細的分析起了各地的情況,對於可作為陪都之地全都仔細斟酌,嘰嘰喳喳的討論的非常熱鬧,可是他們都忘了關注天皇的臉色。年少的明治天皇,臉色已經鐵青的嚇人,他已經再三說了他不走,可是他的臣下們還是在談論著離開東京。在明治的眼裏,這是臣下們對他的輕視,是對他正統地位的質疑,這是是他絕不能容忍的。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身份,明治絕不能離開東京,他已經有了決斷。

“諸位愛卿不用在爭了,朕意已決,朕絕不離開東京,朕要在這裏與蠻夷決一死戰!發布詔旨,凡我大日本帝國之臣民,均需與敵死戰到底,命各地武裝全部向東京集結,這裏便是朕與蠻夷一決生死之地!”明治斬釘截鐵,絕不給任何人質疑勸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