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牆呢?我不是交代過不可以動古跡的嘛!怎麼連皇宮的圍牆都給拆啦!”果興阿一臉懵逼的看著皮潤民。
“大將軍,這裏原本就沒有牆呀!”皮潤民理所當然的看向了石殿臣,可石殿臣也是一頭霧水,這裏從來就沒有過什麼牆。
“啊!哦!好吧!”果興阿愣了一下,然後馬上明白自己又時空錯位了,這裏應該是真的沒有牆。曆史上十王亭就是給廣場,果興阿看到過的那堵牆,是解放之後才修的。
眾人走向十王亭,便有太監過來伺候。奉天歸化北滿州之後,大清的祖陵和皇宮也就落入了北滿州的手裏,但是朝廷對這個事非常忌諱,非要自己派人打理。一處宮殿兩個墓園,北滿州自然無所謂,保留了果興阿隨時的參觀權之後,便同意了朝廷的要求。而且負責維護宮殿陵寢的太監是朝廷派來的,但是日常的供給和經費,全都是北滿州負責的。看守宮殿的太監們,依然生活在這裏。
“大將軍請看,這便是大政殿,為我朝太祖皇帝年間營建。我大清入關之前,太宗文皇帝及世祖章皇帝,所有的重大禮儀均再此操辦,世祖章皇帝便是在此殿內登基繼位的。”一個叫何日佳的老太監,成了果興阿等人的導遊,詳細的介紹著。
看管了鳳鸞台的大員們,對大政殿實在沒啥興趣,又小又矮不說,還破舊的可以。果興阿卻看得津津有味,大家的經曆認識不同嘛!皮潤民等人看的是一座舊房子,果興阿看的則是文物。
“澤遠先生,你說世祖章皇帝登基的時候,大臣是跪在殿內呢?還是跪在殿外呀!”果興阿忽然提出了一個非常無厘頭的問題。
“親貴者在內,群臣在外吧!”皮潤民也不太懂這方麵的禮儀,隻能想當然的分析。
“愛子,你看!看見殿內的地麵上的坑窪了嗎?那都是長年累月跪出來的!”果興阿帶著愛子出來溜達,自然要拿這個呆呆的家夥開開心。
“那要跪的多用力啊!”愛子還真就信了,而且覺得自己的膝蓋有點不舒服。
“日積月累嘛!”果興阿說的好像真的一樣。
“大將軍,自太宗文皇帝時建成使用,到世祖章皇帝入關,這大政殿一共才用了不到二十年,而且非大典不用呀!”老太監被果興阿給說傻了,愣愣的反駁了一句。
“哈哈哈……”這下不止果興阿大笑起來,就連皮潤民等人也是笑的前仰後合,這太監也太實在了。
“工匠技術不精,地基沒打實,所以年深日久地麵便生了變化,大將軍玩笑之語,公公切莫當真啊!”鄒德歸笑夠了趕緊解釋了一句,免得老太監出現散布果興阿杜撰的謠言。
“技術是很關鍵的!大家看看這大政殿,再看看這十王亭,號稱是大清龍興聖殿,結果呢!一群小房子罷了!那時八旗兵在馬背上已經取得了很輝煌的勝利,可他們卻隻能修建這麼狹小可笑的房屋!看看北京的紫禁城,再看看這裏,不是房梁高一點便能叫宮殿的!”果興阿頗為感概,這座大政殿等一係列建築,很好的體現出了大清初年的技術水平。
八旗子弟在馬背上耀武揚威,結果不過是一群強壯的野蠻人而已,連個房子都修不好。大政殿和十王亭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用九塊九包郵的材料,修出來的農村小瓦房。清初工匠們的手藝,可比修紫禁城那幫先輩們差的太遠了,所以人家能修大殿,他們隻能蓋小房子。
“大將軍訓誡的是,科學技術不僅是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成為了決勝千裏之外的法寶。我北滿州無敵雄師,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除了大將軍統帥有方,將士用命之外,我們的技術一直領先於世界,也是重要的一環!”皮潤民把果興阿後麵的話給補全了。
“去裏麵看看吧!”果興阿出來就是個玩,他可不想上升到政治高度。
石殿臣等人卻覺得有點不是味,兩百多年前的東西,至於談什麼技術嗎?不過是憑吊古人而已,果興阿這一句一句的,好像就是來找病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