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旭日隕落-魔由心生(2 / 2)

“日籍士兵、日籍統帥,還是攻心的辦法吧!”德川慶喜不大聰明,可是這次他猜對了。

西鄉隆盛三人在防線上苦思冥想的時候,京都的四宮家同時接到了滿洲密使送來的書信,這幾封由日文書寫的迷信,執筆人便是滿洲軍西南軍群總指揮瀧澤拓海中將。瀧澤的信寫的很長,表達的意思也非常的多。他先是介紹了自己,以及自己目前和美的家庭,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故國的熱愛。然後瀧澤又談起了果興阿與愛子內親王,大肆宣講了兩人夫妻恩愛,舉案齊眉,以及果興阿近來因愛子對日本態度的轉變。再然後瀧澤說起了這場戰爭,果興阿對日動武,完全是出自一片好意。明治根本就不是日本皇室血脈,他就是一個篡逆的罪人,所以果興阿才興兵為嶽家正本清源。最後便是價碼了,果興阿的要求隻是解決明治,然後由任意一個宮家的真正皇室血脈繼位。若是各宮家有意取而代之,果興阿將全力支持新天皇,並解除北滿州對日本的一切限製,輔助日本發展。

瀧澤拓海的信寫的很真誠,內容也很實惠,但是各宮家沒有一個信的。果興阿仇視日本可不是一兩天的事了,豈會因為一個日本妹夫和一個日本媳婦而有所改變。各宮家真的背叛明治,當了新天皇,也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至多一個傀儡而已。所以四大宮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忠於明治,紛紛把自己收到的密信呈交給了明治天皇。

明治誇獎了宮家們的忠誠,然後便把負責警察事務的川路利良給臭罵了一頓。滿洲密使在京都的活動實在是太猖獗了,各宮家也好,鬆平容保也好,這幫密使想見誰就見誰,想給誰送什麼就送什麼,警察居然連個鬼影子都抓不到,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國土的五分之三都丟了,滿洲軍還在步步進逼,再讓這幫密使折騰下去,日本就徹底歇菜了。

挨了天皇訓斥的川路利良大肆搜檢,可是都快把京都反過來了,依舊是連根毛都沒有找到。這些滿洲密使好像都是隱形人一樣,說出現就出現,說消失便可以馬上消失的無影無蹤。彷徨無措的川路利良,甚至找西鄉隆盛調了軍隊幫忙,依舊還是一無所獲。他哪裏知道,滿洲軍情科的特工,提前幾年就潛伏了過來,早就和當地人融為了一體,又有非常完備的特工作業規範,那是他們一幫外行抓的到的。

川路利良這邊還沒結果,京都又出了新的狀況,這次問題出在軍隊裏。就在四大宮家向明治坦白不久,軍隊裏便出現了流言,稱各宮家已經確認明治不是孝明天皇血脈,他們要廢黜明治另立新君,然後與滿洲人媾和,重新建設日本。西鄉隆盛處理謠言還是很及時的,很快軍隊裏邊清靜了下來,但是民間卻又有了新的謠言。新的謠言說,日本某皇室後裔,已經與滿洲人取得了共識,並獲得了淺野宗秀、立見尚文等人的效忠,將發起政變處死明治。

這些流言根本查不到出處,但是傳播的速度極快,而且後果非常惡劣,搞得日本軍心、民心皆亂,西鄉隆盛等人幾經努力也是收效甚微。這事其實很簡單,日本無望戰勝,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士兵們不想白白死去,百姓們更不想當炮灰,大家都期盼戰爭能夠結束,滿洲人可以放過日本。而這些謠言,正好可以滿足大家的訴求,所以所有人都樂得去傳播它,謠言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被人們主觀的給校正了過來。千年的忠義教育,讓他們不能背叛明治,所以他們隻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謠言上,哪怕是當成一種祈禱也好。

對付這種謠言,最好的辦法是轉移矛盾,沒得轉移便隻能冷處理。在伊藤博文和西鄉隆盛等人的建議下,明治政府也的確采取了冷處理的措施,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謠言也都被壓了下去。民間消停了,明治的心裏卻翻騰了起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明治,對於任何威脅都是非常敏感的。雖然各宮家都很坦白,但這種坦白未必不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明治登基以來,一直都非常疏遠四大宮家,以及一些近支的皇室成員。這次也是因為因為怕他們落在滿洲人手裏成為傀儡,才把所有皇室成員都集中到了京都,明治對他們可是一點都不了解。越想越不踏實的明治,心裏難免產生了一些可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