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台灣會戰(2 / 2)

麵對法軍的攻勢,清軍戰法非常靈活,並沒有一味死守,而是開始了戰術性反攻。曹誌忠帶領一營兵一千餘人襲擊獅球嶺,試圖收複該戰略要地,但被法軍發現後,從山頂炮擊,並以機關槍掃射,清軍傷亡四十多人後被迫撤退。同時,法軍探查暖暖時遭遇清軍,在團練首領周玉謙等人堅守下,以及林朝棟、曹誌忠支援下,法軍連攻三日均遭擊退。

劉銘傳親率嫡係銘軍向雞籠靠攏後,清軍開始打算包圍雞籠。不過法軍的\"非洲軍團\"也有兩千餘人抵達雞籠,開始朝暖暖推進,雙方決戰氣氛濃厚。然後便是擦槍走火,雙方爆發了鳥嘴峰之役。由於清軍迅速增援,法軍被迫於隔日撤退。孤拔與李士卑斯皆認為不應在台灣發動陸戰,但法國政府為增加將來談判的籌碼,仍要求孤拔至少打贏一場勝仗,並占領雞籠礦山。中正十年七月,法軍外籍軍團約三千人抵達雞籠,法軍陸戰隊總兵力達到近一萬三千人左右,足以發動陸戰。

七月二十五日,法軍李偉林中校指揮十個中隊共四千六百名法軍四路進攻清軍防線,其中一路襲擊深澳坑後方,另外三路主力進攻清軍守備較弱的月眉山,於是第一次月眉山之役正式爆發。開戰之初,駐守月眉山的民團潰敗,法軍攻占山頂,但隔日張仁貴等人率軍反攻,而在深澳坑擊敗另一路法軍的曹誌忠、林朝棟也趕來支援,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戰。在曹誌忠指揮下,清軍逐漸逼退法軍,奪回山頭,最後兩軍分別在山頂與山腳下建立碉堡。鞏固防禦後,曹誌忠與林朝棟發動夜襲,雙方激戰至隔日清晨才撤軍,戰役方告結束。另一方麵,清軍將領聶士成率領八百淮軍於八月一日趕到,而法軍終於攻占獅球嶺,清軍退守雞籠河南岸。隨後清軍多次增援,法軍則試圖攻占林朝棟鎮守的大武侖炮台,但均未成功。

雙方休整半月,法軍又派出三千人襲擊清軍防線,月眉山的戰火再次燃起。法軍先攻陷深澳坑的防禦土牆,截斷劉朝枯防守的戲台山,隨後有擊潰了蘇得勝派來的八百援軍,並包圍月眉山的曹誌忠本部部隊,占領月眉山頂。曹誌忠發動反擊,將法軍稍稍擊退,隔日攻打月眉山頂的法軍,但卻失敗,而鎮守鳥嘴峰的民團則於當日潰敗,法軍改由枕頭山、竹嵩山和龍潭堵三路圍攻曹誌宗本部,另外派軍由鳥嘴峰深入深澳坑後方,依序擊潰蘇得勝、鎮守劉朝枯與曹誌忠等部隊。戰至八月底,清軍僅剩鎮守大水窟的林朝棟、四角亭的蘇樹森未敗退,但因主力潰敗,兩軍隻好放棄陣地,掩護清軍主力撤退至基隆河南岸的暖暖、五堵。劉銘傳則親率八百銘軍馳援六堵,而法軍則因彈藥用盡,加上當晚大雨不停,溪水暴漲,故退至基隆河北岸。

雞籠戰事進展不順,法國政府停止了增援雞籠戰事,並命孤拔攻占澎湖。孤拔隻能率領遠東艦隊八艘戰艦進攻媽宮城,清軍將領梁景夫死守四角仔要塞,並以炮轟還擊,但法軍火力強大,至九月初,整座要塞幾乎被夷平,鎮守清軍死傷慘重、完全瓦解,法軍得以順利占領澎湖。

徹底占領了澎湖列島之後,法軍再次掉頭轉向台灣。清軍已經沒有了大陸的支援,朝廷還屢屢降旨催促他們撤退,正是法軍攻占台灣的好機會。然而這次法軍卻遇到了硬茬子,法艦剛一靠近台灣,七艘掛著八星捧日旗的驅逐艦便攔在了他們的麵前。在英國人的戰列艦麵前,海狼級驅逐艦有些不夠看,可是收拾法國人木包鐵的落伍產品,他們還是很有富餘的。

“大清朝廷已向我滿洲帝國政府移交了台灣全權,台灣如今已為我滿洲帝國大將軍轄地,三日之內全部清軍將退回大陸。請貴軍立即停止對台灣的一切攻擊行為,一切對八星捧日旗下之地的攻擊,都是對我滿洲帝國大將軍陛下的挑釁,請貴軍熟思之!若是我滿洲軍介入戰爭,法國的國旗將之亞洲境內徹底消失!”滿洲軍派出了使者,不但說明了情況,而且發出了吃果果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