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年三十(1 / 3)

鞭炮聲聲辭歲舊。汴京城家家燃放鞭炮,煙花不斷在上空爆炸開來,照亮了整個汴京,硝煙衝天而起,好像汴京城正在發生一場現代戰爭一般。

趙頊站在宣德門上,俯視汴京,寬大的龍袍隨風鼓起,雪花偶爾打在趙頊臉上。李向安默默地站在趙頊身後,兩人這一站已經有半個時辰了。

自回宮後,趙頊一直悶悶不樂,整天膩在文德殿尚武房,舉石墩打熬力氣,然後吃飯洗澡睡覺,什麼事情都不理會,甚至沒有給兩宮娘娘請安,幾乎是沒有出文德殿的大門。

直到年夜這一天,趙頊才走出文德殿,來到了宣德門,而這一站就是半個時辰,還不知道要站多久。

李向安不敢驚擾趙頊,怕觸了皇帝的逆鱗。皇帝的逆鱗,李向安一直在揣測中。

這個官家很多時候對臣下非常寬容,不拘禮節,又任人不疑,是千古明君的樣子。但有些時候,趙頊又聽不得任何建議,乾坤獨斷,甚至不給你說話的機會。

放在往年,這個時候,大臣們已經領到了過年的福利,開開心心地過大年。但今年,在大慶殿,文彥博按往年慣例,請趙頊恩賞的時候,趙頊一聲不吭地拂袖而去,朝會半途而終。

宋朝時,官員的福利待遇十分的好,過年的恩賞等於多發了一個月俸祿,甚至還超過。

內閣不敢代皇帝施恩,結果福利不了了之。皇帝把自己關在文德殿,誰也不見,大臣們連申述的機會都沒有。

不僅當官的不好過,當兵的也不好過。這都大年三十了,禁軍還在大雪中訓練。衙役或在禦街掃雪,或在城裏巡邏,城防兵還是一個不少地在城牆上值班。

當兵比當官的要苦得多,當官隻是少領了一點福利而已,至少還能在家吃年夜飯,當兵的就沒有這麼好的福氣了。

趙頊真的是讓士兵們又敬又怕,那天回宮惡作劇的結果是那些值守城門的士兵全部被處決,開封府值班的文武官員處決了十八個,八百多顆人頭現在還堆在城門外。

這還是趙頊親自帶著一群侍衛班直拿的人,被拿了,不審判,不關押,沒有說辭,直接就拉到城門外砍掉腦袋,不殺士大夫的祖製也第一次在趙頊手裏破了處。

殺了這麼多人,絲毫沒有影響百姓正常過年,很多因為趙頊惡作劇而丟了財貨的百姓都得到了補償。但卻大大地震懾了那些權貴子弟和那些瀆職的官員,懶惰的士兵。倒也給汴京填了一點血氣。

轉眼間,雪下得更大了,趙頊猛吸一口冷空氣,歎了一口氣。

“昏君,大過年的怎麼跑這裏來了,年夜飯準備得差不多了,快走吧!”李佩玲跑上城樓大大咧咧地說道。宮廷禮儀全部都丟到了一邊。

“好美呀!汴京城真是天下最美的城池!”李佩玲轉過身俯視汴京城,發出感歎。

汴京銀裝素裹,家家燈火輝煌,猶如繁星點綴星空!

中世紀唯一的明燈,唯一的不夜城就是這座繁華奢靡的汴京!

“是呀!真不願相信,它以後會成為一堆廢墟。”趙頊想起徽宗時金兵攻破汴京,發出一聲感歎,轉身便走下城樓。

“昏君,你說什麼?”李佩玲追了上去。

········

慶壽宮。

“水餃來勒!過年勒!”趙頊喊了一聲,笑嘻嘻地把端盤上的兩盤熱水餃端到兩宮娘娘桌前。

“真是孩子氣!”曹太後笑嗬嗬地說道。

“都是皇姑母慣的。”高太後笑眯眯地接嘴道。

········

“火折子給朕。”趙頊從王黃門手裏接過火折子,在宮門前點燃了鞭炮。

點完鞭炮,趙頊跑進大殿。在鞭炮聲中,辭舊迎新。

“嗯,好吃。禦廚做的水餃就是好吃!”李佩玲已經開吃了。

“不懂規矩。”向皇後輕聲地說了一聲,表達強烈的不滿。

朱妃、陳妃也瞪著李佩玲。但李佩玲絲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