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隨後又同王安石商討了錢莊的具體運行方式,大多是趙頊在後世見識的商業銀行的運作模式,雖然可能與現在的社會環境不合,但是對王安石構思一個近代化的商業錢莊運作方式十分有利。
········
趙頊跨上了戰馬,對鐵衛軍侍衛揮了揮手:“走吧!”
“昏君,這就回宮了?”李佩玲一旁說道。
“還早,去文明學府。李夥長可要恪守軍規呀!”趙頊回了一聲,策馬而去,侍衛們急忙跟上。
“李黃門,司馬光最近都在忙什麼?為何對朕有意見?”趙頊詢問一旁緊緊跟隨的李向安道。
“司馬相公一直在忙著籌建四大學府的事情。或許是聖上催的急,事情太忙,有點怨言。”李向安眉頭一皺,簡略地回應了趙頊。
其實李向安也覺得趙頊太衝動了,但由不敢直言,怕觸了趙頊的黴頭。
趙頊聽到如此簡略地回答,心裏暗道:“好你個李向安,也學會不說實話了,也好,我也該敲打敲打了。”
趙頊策馬奔跑地速度緩了下來,微微一笑道:“李黃門,還在心念故主呀!”
“聖上。”一句話嚇得李向安策馬不穩,喊了一聲聖上就跌下馬來。
“哈哈哈哈。”趙頊不再理睬李向安,加快了策馬速度。
鐵衛軍侍衛繞過李向安,緊緊追隨而去。李向安拍拍了身上的泥土,爬了起來,也不多想,重新上馬追了上去。心裏卻是萬分緊張,一時間各種心思湧上心頭:“官家難道不信任我了?不會的。我這也是為了聖上好。聖上不會不明白的。”
說到趙頊的脾氣,最近也是越來越壞了,這樣李向安很揪心。“兩宮娘娘似乎已經離心了,官家再不管管自己的脾氣,這變法走得遠嗎?王安石這個醃臢戶,拜托給他的事情就這樣推給了司馬光,希望司馬光不要再推了。”李向安心裏很急。
想他李向安,自小也在鄉裏略有才名,可惜就是因為該死的差役法,裏正把他家整得破了產,父親大人死在了他鄉,娘親被逼得上吊自殺。而年僅十歲的他被賣入宮中,做了宦官。他忍辱負重,總算在宮中熬出了頭。雖然報了仇,雪了恨,但是卻無法回到過去,父母親也不會再生,自己也不可能有完璧之身。
雖然這些年來,他娶了十幾個這樣苦命的女人,還收容幾十個孩子,但是總覺得餘怒未平。原因所在,還是對這個社會不滿。現在趙頊厲行變法,正是為了他這些苦命人。
趙頊的新法讓他看到了苦命人出頭的希望,他不願再看到像他一般的人間悲劇。這個信念,讓李向安對趙頊異常忠心,同時,李向安十分怕變法失敗。慶曆新政的失敗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情。
可是趙頊太急躁了,一開始就四麵樹敵。要不是趙頊以驚人的手段和眼力,一下子控製了十六萬大軍,接著又提撥了大批優秀的武將,進而把軍權牢牢地捏在了自己手裏。恐怕那些士大夫也早就慫恿曹太後廢帝了。
原本看到趙頊非常得曹太後支持,李向安心裏很踏實,隻要兩宮娘娘支持趙頊,那麼士大夫也翻不起波瀾。
可是變法啟動後,趙頊雖然放權給政事堂,但是對變法的進展催得很急。
皇宮的宮女太監一次性就裁掉了一半之多,更是仿照政事堂對內侍省進行了重組,兩宮太後的權力幾乎被剝奪殆盡。趙頊又縱容幾個老婆當侍衛,敗壞皇家風氣。這些事情累加起來,讓兩宮太後非常不滿。
因為有貸款,有了錢,趙頊一次性就裁撤了二十多萬冗官,全部劃到了四大學府,在汴京城外,大興土木,建設司馬書城,用來安置四大學府以及近十萬師生。而且各級學院學校學堂都在改造建設當中。趙頊責令政事堂,四大學府及各級學院必須在年底完工,各軍的整編也必須在年底前完成,國有專賣等工坊礦產同樣要在年底前出售完畢。除了丈量田產外,其它的法令,趙頊竟然要在一年內全部安排到位。
官府衙門重組、發行交子、設立書院、重建工坊礦產等等,全部都湊在一起做了。安逸的大宋從來就沒有這麼繁忙過,官員們叫苦連天,但是卻不敢不去做。趙頊親自帶隊,罷免許多瀆職的官員,並將十幾個窩在家裏賦詩押伎的官員抄了家。
趙頊又任命蔡京為上海府知府,從商盟櫃坊貸款了一千萬貫,大量招募百姓,購買農具、衣服、糧食、帳篷等開發所需的工具,為開發流求作準備。到處都忙翻了天。
政事堂請求趙頊,放慢變法的步伐。但一口被趙頊拒絕,趙頊把政事堂的大臣們都罵了一頓:“要賞賜的時候,怎麼沒有見你們說要少一點?拿俸祿不做事習慣了?”
君實書城在汴京東南十裏,依濟水而建,麵積相當於汴京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