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宋高度(1 / 2)

“朕急躁了。繼續說吧。”趙頊歎息道。

趙頊在後世對中華文明的興衰進程還是有一定研究的。比如說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趙頊將其分為三個階段:東西擴張階段、南北擴張階段、海外擴張階段。隨之對應的是中國三個偉大的朝代:漢朝、唐朝、元朝。這三個朝代,是中國大規模對外擴張的朝代。

漢朝,將中國南方和甘肅新疆納入中國版圖。唐朝,將中國東北和蒙古草原納入中國版圖。元朝,將青藏高原和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如果按對外擴張的瘋狂程度,元朝無疑是最高的,但是取得的實際效果卻是最少的。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漢唐的擴張是文明的延伸,所納入版圖的地區都是沒有強大文明的地區,都是沒有得到開發的地區。而元朝憑借中國先進的的火器所擴張的地區都是有著強大文明,是得到了大規模開發的中亞西亞等地區,並非是文明的延伸,而是軍事上的擴張。

文明延伸與軍事擴張有著本質的區別。文明延伸,開發了新的土地,文明得到滋養。軍事擴張,沒有開發新的土地,而是占領已經開發的土地,當地有著先進的文明,華夏文明因而沒有得到滋養。因而,從元朝開始,華夏文明走向衰弱。

而在這個時候,落後的西歐文明卻在華夏文明傳播下得到了先進的,如四大發明這樣的技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開發了美洲、澳洲和非洲三個大陸,因而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一文明並覆蓋世界。

或許很多文明觀認為,是西歐人入侵了美洲,霸占了印第安人的地盤。實際上,並非如此,美洲並非是印第安人的美洲,印第安人隻是生活在美洲的一小部分地區,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是沒有得到開發的地區。這種入侵,並非是軍事擴張,而是文明的延伸。漢唐兩朝時,中國的版圖擴張就是如此。

繼漢朝之後,唐朝開發了草原和東北,原來霸占草原的突厥人要麼被趕走了,要麼徹底漢化。草原東北甘肅等地正是有了唐朝的大規模開發,才能在唐朝滅亡後,有了獨立建國的經濟基礎,北遼和西夏才有了與宋朝對峙的根基。

如果放在漢朝,東北和草原並非得到華夏文明的開發時,即使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隨便一個割據政權都能攆著周邊的部落聯盟式的政權打。漢朝在滅亡時,對周邊蠻族而言,仍然是不可侵犯,無比強大的。漢族之名,因此而來。

所謂漢唐故土,並非是軍事擴張結果,而是開發後的成就。正因為華夏先人,披荊斬棘開發了那片土地,所以後人才不敢忘記,不敢丟棄。華夏文明延伸之處,便是中國之土。雖然中國有衰弱的時候,但華夏文明延綿五千年,終有一天,我們開發的土地最終會回到我們的手中。

要讓華夏文明繼續走向昌盛,要讓大宋崛起並一統華夏,隻有不斷地開發,不斷滋養華夏文明。可惜,現在要開發美洲實在是太遠了,而開發南洋,受熱帶雨林影響太大。

如果沒有北美洲,沒有後世美國的那一片肥沃的土地,估計西歐文明根本發展不起來。不管農業工業還是商業,土地才是最基本的,沒有土地,盡是扯淡。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為了土地。

趙頊剛才的那一聲歎息,就是困擾於太平洋西岸的地勢。如果能有中央大平原的那樣的一塊土地開發就好了,開發湖廣和流求這樣的水網密布,多是貧瘠丘陵土地的地區,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東北那塊地,倒是不錯,可是卻荒廢在北遼手裏。北遼苦寒之地,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都比較低,隻有九百萬人的北遼,哪裏還有多餘人口去全麵開發東北呀!

“聖上猜想得也沒有錯,占城國力的確很弱,占城王製炬收複舊都的軍事行動也的確不得人心。占城兵敗的原因,一方麵是由於製炬用兵不當,另一方麵是占城南部賓童龍地區的酋長趁機發動叛亂,吸引了占城國大部分的兵力。現在的占城,北部地哩、麻令、布政三州盡數割讓給了交趾,而南部賓童龍地區的割據又占了占城三分之一的國土。加上占城國除了與交趾是世仇之外,占城與真臘也是水火不容。如今大宋出兵交趾,對占城來說可謂雪中送炭。雖然不能直接吞並占城,但采用其他方式,將占城實際控製我朝之手,也並非不可能。”夏豔斌分析道。

“哈哈哈,夏卿家到朕軍中做一個軍師如何?”夏豔斌的分析,讓趙頊心情大好。

“草民不敢。”夏豔斌惶恐道。

軍師可是和指揮使相當的從六品高官,肖一遠舉國來降才得了一個指揮使的職位。夏豔斌可不認為,自己讓龍顏大悅了就能得到這個職位。況且,他這般賣力,是因為占城王製炬承若,隻要他能說服大宋出兵交趾,幫助占城收複舊都,就封他為占城國商,占城一國的對外貿易將掌握在他的手中。占城王的許諾可比一個從六品的職位要吸引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