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用三年時間做準備。除了宋夏遼三國外,其它各國至少出兩千兵馬。組成華夏九國聯軍,共同西征。”趙頊讚成並補充道。
要西征,黃頭回紇和青唐吐蕃就得先並入大宋。趙頊正好需要三年先消化掉這兩國。另一方麵,成都府路,相比後世的四川,相比漢朝的西川,要小的多。西部大部分地區都被吐蕃部族所占。趙頊要乘著青唐吐蕃納降這個機會,招降吐蕃全境。
隨著唐朝的滅亡,吐蕃王朝也極盛而衰,王朝崩潰之後,吐蕃沒有再統一起來,而是被包括四大王係政權在內的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所占。四大王係主要分布在吐蕃的羊同地區和烏斯藏地區,而在脫絲麻地區和東部敢地區,則是完全散亂的部落。青唐吐蕃原本是雅隆覺阿王係之後,隻要青唐納降,那麼招降吐蕃就順利成章了。
“三百年前,大唐與大食在怛羅斯一戰中敗北,從此西域淪為天方世界,華夏萬千佛民毀姓改宗,不識祖宗。今日我華夏再起,當驅逐天方,複我西域萬裏佛土。我聽聞大食諸國林立,但依然以天方教為紐帶,四處征討。今日我華夏諸國也可以以佛教為紐帶,在與大食再爭長短。大食諸國,打著星月旗,接著天方教的名義四處烽火。我提議,華夏諸國也當共立旗幟。”白馬寺主持明覺大師拿出了一個萬字旗。
看到那個萬字卐,趙頊嚇了一條,這不是後世納粹德國的標誌嗎?趙頊不知道的,這其實是佛教的標誌,意思是幸運,吉祥。《華嚴經》雲:“願一切眾生,得輪相指,指節圓滿,文相右旋;願一切眾生,得如蓮花卐字旋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又雲:“如來左足指間,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海雲……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圓滿音聲,卐字等相,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見沒有人言語,明覺大師接著說道:“這個旗幟,固然是佛教的旗幟,然而,也全是,明教同樣把萬字作為太陽與火的象征,寓意著光明、無畏和永恒。在我佛,此寓意“一切善願、悉皆成就”的卐字標誌,是佛陀神聖、莊嚴、慈悲、智慧和圓滿成就的象征。今日,節用這個標誌,願我華夏佛光普照,給華夏諸國諸族帶來幸運與吉祥,帶來一個華夏萬世永昌。”
趙頊聽到最後一句,心中大悅,正欲開口讚同。隻見耶律洪基從明覺手中拿過旗幟,端詳起來,不一會兒說道:“不好。我華夏諸邦,沒有專製之教,儒釋道三家並立,萬法弘揚。此旗幟沒有做到兼容並蓄。”
“儒家並非宗教,道家僅僅局限於遼宋兩國。大康帝明鑒。阿彌托佛。”明覺回應道。
的確,華夏各國都信奉儒家,都有科舉製度。但是信奉儒家的僅僅是讀書人,底層的百姓都各有信仰。各國百姓信仰佛教的偏多,大理、西夏、三佛齊就是一個佛國。大遼、宋朝佛教也非常昌盛。高麗、日本、交趾雖然本土宗教很火,但佛教同樣非常昌盛。
不管是後世的中國,還是現在的華夏諸國,很少有人專門信一個神,往往是那個神比較靈,就信哪個。普通百姓,同時信佛又信道,家裏還有一個信儒的讀書人,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多了。很多時候,佛道兩家的神靈,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家了。即便是明教,他們信奉的神靈竟然是佛教的彌勒佛。
況且很多神靈都是曆史上那些比較有名氣文武大臣被封神了的,既是道家的神,又是佛家的神。比如觀世音菩薩,這是佛家的神,倒是道家同樣供奉,因為觀世音是後來被冊封的神靈。冊封是道家的邏輯,祖先崇拜則是儒家的邏輯。觀世音用佛法普渡終生,他是佛,但是他不是神,是人。是後來百姓和皇帝因為信仰他,將她封神的,這是道家。觀世音不是虛構的,他是真實存在過的,所以也是祖先,祭祖是儒家的傳統。
說到儒釋道,占城國王不禁心中忐忑,他們既沒有儒家,也沒有道家,連佛教都沒有,信仰的是婆羅門教。如果這次占城沒有來會盟,肯定得亡國滅種。
“筆墨。”耶律洪基叫了一聲,等筆墨遞來,他便卷起袖子在旗幟上揮毫起來。
趙頊心中暗道:“還好,這是一個胡表漢心的遼主。”
很快,在萬字被九條神龍的身子卷住,九個龍頭圍成一圈,將萬字圍在中央。萬字旗變成了萬字九龍旗。
“熙寧,怎麼樣?我的畫技不比你差吧?”耶律洪基笑問道。
趙頊正準備吹捧一下耶律洪基,青唐吐蕃董氈突然鼓起勇氣說道:“吐蕃本是佛國,占城既非華夏之邦,又非佛國,都能會盟,而我青唐為何就得遭受同盟吞並的命運?”
“青唐能叫國嗎?誰人不知道青唐早已經四分五裂?誰不知道吐蕃各部落分立,征戰不斷。並入大宋,消除戰火,於青唐,於吐蕃,有何不妥?”西夏李秉常反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