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國才女三十二歲才出嫁(1 / 2)

民國才女三十二歲才出嫁

盛愛頤(1900年——1983年),江蘇常州府武進縣人。是民國十大才女中唯一的實業家,是中國第一個涉足娛樂業的女企業家,上海百樂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上海交通大學(原南洋公學)校董,是上海最大的資本家——常州人盛宣懷的七女兒。

盛愛頤從小聰明伶俐、見多識廣,是盛宣懷最為寵愛的女兒,盛愛頤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她精通英文,能畫善繡,寫得一手好字。她16歲那年盛宣懷去世,盛愛頤便已是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的豪門閨秀了。盛家子女中,當數四少爺盛恩頤(漢冶萍鋼鐵集團總經理)和七小姐盛愛頤最有才能和膽魄,他們遺傳了盛宣懷的優秀基因。盛愛頤外表柔美秀麗,但內心堅韌剛烈,其桀驁不馴的氣質不亞於史良,她一生曆經波瀾,有三件大事轟動了全國。

第一件事,盛愛頤與宋子文的豪門恩怨。

當時宋子文剛從美國留學回來不久,當上了盛恩頤的英文秘書,因為宋靄齡原先當過盛家五小姐盛關頤的家庭教師,與盛家上下都很熟。在與盛家接觸中認識了盛愛頤,盛愛頤的高貴、美貌和才幹令宋子文仰慕,宋子文也長得一表人才,舉止談吐儒雅得體,辦事雷厲風行從不誤事,很快贏得了盛家人的好感。但盛愛頤的母親盛宣懷正房夫人莊德華硬是不同意這門婚事,莊德華出身江南第一豪門常州莊家。起初莊夫人覺得小夥子人不錯,但得知宋家是廣東人,他父親(宋查理)是教堂裏拉琴的,七小姐怎麼可以嫁給這樣的人家?母親的反對令宋子文和盛愛頤悲傷不已。1923年2月,平定陳炯明兵變後,孫中山在廣州重建革命政權,宋子文由宋慶齡引薦步入政壇。孫中山一封封電報催其南下,宋子文認為是個人發展的好機會,於是力勸盛愛頤隨宋一起赴廣州。盛愛頤內心十分矛盾,一方麵她不想惹母親傷心,但是內心深處對婚姻自主也充滿了向往。最後盛愛頤抓了一把價值昂貴的金葉子(黃金樹葉造型的禮金)送給了宋子文,希望日後宋子文革命成功後再來找她。宋子文很感激也很失望,自知從家庭門第上是配不上盛家七小姐,隻能在往後的革命中尋找伴侶了。1930年當他再次回到上海時,已是民國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就帶著新夫人張樂怡出入公開場合了。張樂怡雖及不上盛愛頤出身那麼高貴,但也算是富商之女,美麗大方也不亞於盛愛頤。盛愛頤因此為負心郎宋子文大病一場,她一直到32歲才與莊夫人的內侄莊鑄九結婚。

第二件事,中國第一個婦女維權案。

1927年秋天,莊夫人去世,在清理莊夫人的頤養費的部分剩餘遺產時。老四盛恩頤節外生枝,具狀向上海臨時法院提出要求,要求將早已歸入慈善基金的那部分,提出來由盛氏男方五房(即盛宣懷的三個兒子盛老四盛恩頤、盛老五盛重頤、盛老七盛升頤,以及孫子大房的盛毓常、三房的孫子盛毓郵)分掉,這就在家族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盛愛頤不服氣,這筆基金已歸入公產怎麼還可以討回?如果可以討回的話,那麼按照民國的法律,未出嫁的女子也有繼承權,那麼就應該分成七份,七小姐、八小姐都應有權分到一份。盛恩頤不同意,於是盛愛頤通過法律途徑來為自己和妹妹維權。盛愛頤雖是高牆深院裏的大家閨秀,但更是上海灘上的新知識女性。1928年,盛愛頤把他三個哥哥及兩個侄子告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