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羽等人舉起礦燈照去,果然在他們的正前方大約十幾米的地方,一條木船由兩條鏈子拴著,正安靜的躺著水麵,堵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裏怎麼會有船?蕭羽借著礦燈光,站起來看了個仔細,這是一條不大的木船,上麵覆蓋著一層木頭罩子,樣子江南水鄉的烏篷船極為相似,隻不過它的棚子卻是完全覆蓋了船身,整個樣子像是一個橫躺在水麵上的梭子!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陣陣金光!
“我的天啊!”在看清了這艘船的真麵目之後,蕭羽不禁倒吸了口涼氣:“這艘船,竟然整個是由金絲楠木做成的!”
金絲楠是非常珍貴的優質良材,由於木材的光澤很強,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由於早先楠木多是大料,而且樹直節少,紋理順而不易變形,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其木質價值也在一些硬木之上。
古往今來,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皇親國戚,無不稱讚楠木為國產珍貴木材。據說在古代,皇家專門有金絲楠木置辦的部門,當時各地官員將進供金絲楠木當成頭等大事,官員進供金絲楠木可做為業績考核和晉升的標準,平民進供一根金絲楠木即可做官。修建紫禁城的金絲楠木出自四川峨眉,當時蜀道難於上青天,有一根楠木一條命的說法。楠木的名聲在外,民間也深知其貴,甚至有一斤金絲楠,一斤黃金葉之說,由此可見這金絲楠木的珍貴。
而關於金絲楠木,還有一個極有名的典故,就是‘乾隆盜木’!
乾隆,名弘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雍正死後繼承大位,改元乾隆,為清朝第六任皇帝。在位六十年,又當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歲,為中國封建帝王年壽最大的皇帝,自號“十全老人”。乾隆繼位時,大清王朝經過康熙,雍正兩代皇帝七十多年的治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穩定,百姓安康,中國封建社會到他手裏出現了“康乾盛世”。
然而在曆史上,乾隆竟然盜過木,不過他的動機卻與一般的盜墓者不同,據說他盜墓是為了獲取陵中的楠木大柱。也就是所謂的偷梁換柱。
京城坊間傳得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睛的,說是當年乾隆看中了明陵的金絲楠木,於是以修葺明陵作掩護,“拆大改小”“偷梁換柱”,拆下上好的料子給自己修建壽陵。資料上也確實有記載,乾隆修葺過明陵,而且運回了包括金絲楠木在內的大量明陵物料。在現代的考古中,考古學者也親眼看到清陵建築材料中使用了明朝的木料、磚石。
不過後來乾隆的墓也被盜了,不知這是不是冥冥中的因果注定!
這麼一個巨大的金絲楠木船,真不知能價值多少錢!
隻是這樣一艘貴重的船出現在幾人的麵前,不禁透出一絲絲的詭異!那兩條拴著船身的青銅鏈早已鏽跡斑斑,多半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雨瀟瀟看了看蕭羽與張羽凡,臉上也露出意思緊張:“我怎麼感覺,這艘船,怎麼這麼像是苗族水葬用的船棺!”
金絲楠木的價值非凡,加上其不腐的特性,在曆史上,確實多半都是被權貴們弄去做棺材。
可是水葬不是將死者的骨灰撒入江水中的嗎?怎麼還會有人做一個船型的棺材下葬!
見幾人麵露疑惑,雨瀟瀟歎了口氣,解釋道:“苗族有一種漂屍水葬,就是把人放在木頭上,擱到河裏,隨他飄去,說不定這個就是!”
場中幾人頓時陷入了沉思,如果真如雨瀟瀟所說的那樣,那金絲楠木船豈不就是一座移動的棺槨?
“怎麼辦?我覺得這船有些古怪!要不要我們去打碎它?”蘇櫻皺了皺眉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