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見石敬瑭(2 / 3)

“好,哈哈哈!”李嗣源開懷大笑,命令道:“來人,將朱友貞的屍首帶走,在此立一石碑,就刻上後梁末帝朱友貞,時年三十五歲,命隕於此。落款就寫天平廂軍!”

“是!”很快有一個百人隊跑步出來,恭敬地接令。

“你們是左射軍的吧,自今日起,他就是你們的都頭,這件事我會告訴你們軍主,做好了事情,就隨他一同回營!”

李嗣源翻身上馬,指了指印陽,便引馬而回。

“都頭!”近百人圍到印陽的身前,齊聲呐喝了一句,聲如驚雷,明顯是想給印陽一個下馬威。

印陽心中一笑,不動聲色地道:“留下十人立碑,其餘人隨我回營!”

“是!”

百人同聲應答,印陽心中一驚,發現這隊軍事並沒有為難他這個新人,心頭恍然大悟:“石敬瑭的部下,石敬瑭治軍果然如傳說中的那樣謹嚴,令行禁止!”

伏龍廟位於汴城西的一座小山,距離汴城不過二十餘裏的路程,一行人風塵仆仆,很快便來到了城外。

石敬瑭的左射軍是親軍中的特殊軍種,名為射軍,卻是各種軍製混雜的戰鬥序列,滿編六營三千人,部下有六名指揮,三十名都頭。

左射軍的駐地在汴城西門之外,營盤的是堅實的黑鐵鬆木,裏外五層,很是堅實。

“軍主大人剛剛迎娶了我們天平廂軍節度使的愛女永寧公主,軍主大人成為了郡馬,節度使大人還將最危險的任務交給軍主,讓我們送死,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漸漸地靠近了,印陽聽到了一名士兵不滿地抱怨。

“節度使大人無非是想讓軍主多建軍功,我等隻需為軍主鞍前馬後的建立功勳,軍主絕不會辜負吾等!”一名看起來很穩重的什長白了那名士兵一眼,道:“三天後陛下就要回洛陽稱帝了,節度使也會回江東,估計我們還要列隊相送,大家快點休息去吧!”

“不用了,估計我們今晚就會有行動,兵貴神速,軍主不會放過這個時機的!”印陽搖了搖頭,率先走進大營。

“軍主!”印陽進入營門便看到一個身著銀白戰甲,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此人身材壯實,相貌粗獷,濃眉大目,不怒自威。

身後的兵士見到此人,同時打了個軍禮,聲音十分嘹亮。

“軍主!”印陽得知了身前此人便是左射軍的軍主,連忙恭敬的行禮。

“你就是印陽吧!”石敬瑭看了印陽一眼,麵無表情地道:“隨我來中軍帳!”

“是!”印陽抱了抱拳,跟著石敬瑭向中軍大帳走去。

“坐吧!”

入得中軍大帳石敬瑭便隨意地坐下,並未分將士尊卑,印陽坐到了石敬瑭的身邊,四下打量了一下。

中軍大帳使用粗麻布串起的帳篷,用十多根粗壯的鬆木支起,中間擺放著一張巨大的長板桌,上麵平鋪著一張汴城的草圖。

長板桌的周圍,都是簡單訂製的木凳子,印陽還沒有來得及數清凳子的數量,帳外便湧進了近三十人,紛紛做到了長板桌前。

這些人神情很是隨意,卻都很小心,盡量不弄出聲響。由此可以看出,他們並不畏懼石敬瑭,但是因為尊敬,所以沒有人放肆。

“好了!”石敬瑭立身而起,指了指印陽道:“這是印陽,十八都的新任軍都頭,你們稍後認識一下,就是自家弟兄!”

石敬瑭又指了指陰陽對麵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漢子,此人虎背熊腰,卻是五短身材,有些臃腫的樣子。赤著半身,兩臂露在外麵,一眼看去盡是陰森的血疤,讓人一看就心生懼意。“他叫劉知遠,為一營指揮,你日後就跟在他手下!”

印陽聞言一愣,沒想到此人竟然就是聲名遠播的劉知遠,連忙起身拜道:“十八都都頭印陽,參見指揮大人!”

“好!”石敬瑭微微頷首,道:“入我營門,便是我左射軍的弟兄,日後要相互扶持,共建大業。三日後陛下遷都洛陽,此事我等無需關心,任他去就是了。隻是朱梁政權歲亡,可是還有不少頑固黨羽尚未剿除,留之必成大患。傳我令!”

“在!”傳我令三字一出,眾將領紛紛起身響應,印陽也不例外。

“四五六三營,直奔汴橋,劫殺張漢傑、張漢融、張漢倫兄弟,其手下有殘軍兩千,兵心潰散,難以為陣,限三日之內取張漢傑兄弟首級,殘軍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