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一聽不由一愣,大千世界,果然是無奇不有啊。
顧達又繼續說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知機子自從得了這個寶貝,寢室難安,於是請來首席長老智能大師商議。千不該萬不該,智能大師建議請各修真大派的掌門人前來商議。他打的是好算盤,欲在會上將玉佛送出去從而轉稼危機。誰知各大修真掌門也不是吃素的,都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倒黴,所以全都見寶不動心。智能大師見狀,又提出將玉佛毀掉,但各掌門也都不出聲,明顯是害怕戮真樓的秋後算帳。因為這是戮真樓的重寶,誰敢毀了它,戮真樓肯定就跟誰不死不休,各大掌門都人老成精,豈會做這等蠢事?
知機子和智能大師無奈,便提出將玉佛丟之於野,誰知此言一出,即遭到各修真大派的掌門人的一致反對。丟之於野?那不是高喊著將它重新交給戮真樓嗎?
至此,知機子和智能大師方知道大禍臨頭了,丟之,各修真大派不許;不丟,則戮真樓必定光顧。五行門左右都不是人。
怎麼辦?知機子和智能大師趕是得向各修真大派討計。可各派都裝聾作啞,不願意出計策,打定主意要讓五行門背這個禍害,最好是五行門自己將它毀掉,讓戮真樓失去重寶,這樣各修真大派的大佬們就安全多了。
至於戮真樓事後會不會大發雷霆之怒,將五行門滅門,各修真大派可管不著了,隻要玉佛不再落入戮真樓就好。
最後還是佛門的大印禪師於心不忍,替五行門在厚土峰布下了一個陣法,將玉佛藏了起來,既不讓它歸還戮真樓,也不將玉佛毀掉,讓戮真樓沒有滅亡五行門的借口。
這樣對於各修真大派有了交待,也讓戮真樓有了重新得寶的希望,五行門得以喘息幾口。
誰知戮真樓也不是好惹的,聽到這個消息後,不斷派人暗中進入五行門破陣,誰知大印禪師此陣,卻不知是他從哪裏得來的,根本沒有人破得了。
上百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戮真樓沒了玉佛,做事收斂了不少。各修真大派皆彈冠相慶,唯有知機子和智能大師日益愁眉苦臉。
兩人都是智慧超群之人,當即斷定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於是悄悄地安排後事,讓當時的大弟子假死脫身,離開了南嶺山脈。
爾後的事就是修真界都知道的了,百毒門忽然和五行門翻了臉,然後五行門就滅亡了。
而事實的真相,卻是戮真樓支持百毒門向五行門發動的進攻,在這個五行門滅門的關鍵時刻,各修真大派都做了卑鄙的旁觀者,坐視五行門的滅亡。
在滅亡了五行門後,戮真樓和百毒門將五行門翻了個底朝天,妄圖找到玉佛重寶,卻終因識不破大印禪師的陣法,功虧一匱。
自此之後,戮真樓的行為就收斂多了,修真界得以平靜不少。各修真大派用一個小門派的滅亡,換得了戮真樓重寶的遺失。
而那個五行門假死脫身的大弟子,從此後便再也見不得天日了,被迫成了散修,在暗中傳下五行門一脈,不使門派香火斷絕。又因為擔心戮真樓和百毒門得知真情,每一代五行門主,都隻傳下一個弟子,至顧達為止,已是第五十代單傳了。
因為五行門的功法有缺陷,所以曆代五行門主在傳藝之時,都一再強調,不許門人踏足南嶺山脈半步。但顧達生性不甘平庸,竟然偷偷地打上了玉佛的主意,仗著上代門主留下的資料,找到了大印禪師陣法的入口,誰知好處卻被肖遙得了,還因此丟掉了性命,徹底地斷送了五行門的香火。
末了,顧達強纏著肖遙講講得寶的經過。
看在他臨死之際,又是五行門最後一個門人的份上,肖遙隻得將自己和淩冰雁誤打誤撞破陣的方法講了一遍,解他之惑。
顧達聽後,圓睜雙眼,口中不住地喃喃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哈哈,我終於明白了。”
笑聲過後,一大口血湧將上來,顧達徹底死掉了。
他到底沒能將五行門的香火永遠傳承下去。
肖遙就地挖了一個坑,將他埋了下去。
不管怎麼樣,他總算是五行門最後一個門主兼門人,讓他有了個安息之地,不至死無全屍,暴屍荒野,是肖遙能夠替他做的最後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