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雲覺得自己還是挺有威懾力的。
雖然此趟玉阿門之行跟意料中的一樣,隻當是遊山玩水了一番,其它的則是無半點收獲,但至少翡青悔所言皆實,自始至終都沒敢對自己動手。
當然了,他也不敢放祁雲進到玉阿門內去,祁雲對玉阿門來說,無疑是個恐怖的不定時炸彈。
可能是行將就木吧,這翡青悔老人家倒是很多東西過去就過去了,很是看的穿。祁雲轉身要走之時,他猶豫再三,還是出言將其挽留了下來。二人離開玉阿山門之後,便找了個僻靜之處好一番推心置腹地長談。
他坦然承認了自己等人一直對祁雲的“寶物”有著覬覦之心,也誠懇地對給祁雲帶來的一切煩擾表示深深地歉意。此外,還特意拿出了門中珍藏的法器和靈材讓其過目,想稍稍做些彌補,做些挽回。
不過祁雲根本看不上他的這些小玩意,卻是對他的“畢生感悟”有興趣,這也正是祁雲現在所欠缺的——基礎太浮、底蘊太薄。
說不值錢,這些東西也確實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其玄之又玄、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特性,是無法著成“靈簡”去售賣的。直接傳承?那更不可能,即便是用極高的報酬來誘惑,恐怕也沒有人會願意的……
說其價值連城,也絲毫不為過之。因為這是“畢生感悟”,並非日常的傳道講道!其不僅僅是見識的積累,還包括這名修士自修行以來,所踏過的正道、歧途,對受者有著極佳的參考價值和警示作用。
除此之外,在這種類似於“臨終回光”的幡然顧往之中,甚至還會含有其惘惘一生當中,對生、對逝、對世間萬物周行更替的切身體悟。或者說是對“人之道,天之道,天人之道”最為深摯的品讀。
這種寶貴的財富,一般修士都會敝足自珍不輕易授予他人,最多最多也隻是傳承給自己親眷。因為這種傳承需要爆燃自己的神魂!也隻有這樣,方才能將自己最真切的感悟完完整整地投射到接受者的意識之中。如此行來,餘下的壽元銳減不說,甚至很有可能會因為神魂的巨大損傷,導致投胎轉世之中出現某種阻滯!
這就有些大條了!
根據莫知名的文獻陳述,若是連“通過輪回盤轉世”這種最基本的條件都達不到,則更將無法以魂體之身來繼續修行了,其唯一的結局,便是永遠流落在彼岸成為遊魂殘鬼,直至完全磨滅的那一天!……若是能夠達到輪回的最低要求,那麼在轉世之中也可能會出現問題,成為智障者或者是投入其他“非人”道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這麼一來,誰還有如此大無畏的精神啊?除非是至親,而且還是要在非常有必要的情況下,才有修士會在彌留之際作出這個無奈地選擇。並且,這種傳承是可一不可再的!
有人會問了,祁雲在降郭城不是有過一次“神魂傳道”嗎?怎麼不見他有什麼損耗?——是的,其實他所用的才是最正宗的傳道方式。隻不過,這種方式對神魂的要求非常高,高到超過了修真者的層麵!估計周天寰宇的修真者中,也隻有祁雲能做到這點吧。
至少,翡青悔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不過讓大出祁雲所料,甚至還讓他頗為感動的是——翡青悔居然應允了這個要求!
在臨終大徹之後,這位老人已經完全將自己置之度外了,心中所慮的隻有門派和友人。他唯一的希望,便是請求祁雲能放過玉阿門,能放過他的三位師弟妹。其原話是這麼說的:
“其實這麼久以來,讓道友不甚其煩的罪魁禍首是我們四個當家之人,而門下的弟子卻隻依命行事,恩恩怨怨與他們實無太大關聯。因此,還請道友能高抬貴手一把,放過那些無辜的弟子吧!”
“如若道友能網開一麵,老朽這番回去定將他們強加約束。此外,對於五百年之約的事,老朽也會擬出太上長老令,勒令門人全力配合道友行事,協助道友平複‘修真禍世’的萬年痼疾。”
“至於那三位師弟妹……老朽既無法管束他們,也不敢對道友多有要求。隻奢望道友將他們拿下之後,能想到我這個已逝之人,能手下留情將他們收於麾下。即便讓他們服用那勒……哦,勒夢丹!那麼老朽在九泉之下也會對道友感恩戴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