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們一直在走散(1 / 3)

兩年後,我又繼續在講述,來到bj後關於走散的故事。

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走散。當《我們遲早會走散》完結給小夥伴們看了以後,所有人說感情細膩,情真意切。我不管別人是不是隻是迎合,但是有一位卻說,裏麵連他的故事都沒有,為什麼要支持。其實並不是忘記去寫了,而是因為我總覺得我們之間不會走散,即使我們不在一起了,但是至少我們還會有聯係,還會得到彼此之間的消息,但是最後,我們還是走散了。

變化,是因為我們在長大

在《我們遲早會走散》結尾,我希望自己不要迷失了自我,不要丟掉自己最初的夢想,堅持的走好自己,做好自己。在這兩年裏麵,除了記述過的那些故事以外,我自身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最大的就是身份的變化。我從一個單身漢,變成了別人的男朋友,再變成老婆的老公,最後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孩子的父親。身份的變化有時候讓我不敢去適應,但是還是在強迫自己要去適應。就像老婆說的,我是一個很自私的人,自私的隻會顧忌到自己的想法,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我這個自私的老公,愛著這個什麼都沒有的老公。

在微博中,我說過,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愛了,而是雙方愛的方式不一樣。我和老婆愛的方式可能有過不一樣,所以剛結婚那會兒我們兩個總會小吵,或者大吵,但是最後還是和好如初。慢慢的我們就不吵了,不是因為吵累了,而是因為老婆用我的方式愛我,而我學習著用老婆需要的方式去愛她。所以我們再有什麼矛盾都會溝通中解決了。

很多人用馬拉鬆的方式在戀愛,卻用百米衝刺的態度對待婚姻。我和老婆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其實不算婚姻殿堂,隻是一個很簡單的婚禮),但是我們有決心用馬拉鬆的態度經營婚姻。我們都變化了,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成長。當我們成熟的時候,我們就懂的如何去經營家庭,所以我們一定不會走散。

以為我們不會散

有時候,我會天真的認為,有些人即使不在一起,也不會走散。但是高速的生活節奏,迫使我們一定要記住一些事情,從而就會忘記一些人,比如,那些自認為不會忘記的人。

阿翔,和我是同齡人,按照他的說法,要比我大幾個月。來公司不久我們就莫名其妙的在一起了,我們經常一起吃飯,甚至周末的時間還會出去小聚一番。

但是,在他的眼中,我們不成熟,不穩重,有時候有一點兒年少輕狂的意思。所以,我們就會出現一點兒小插曲。我記得我以前說過,自己是一個很貧賤的人,嘴貧性格賤。有些話我總覺得在朋友之間是可以說的,有些玩笑總覺得在朋友之間是可以開的,但事實並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

阿翔,有時候是一個很急於表現自己的人,也有時候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人,但是有時候卻是一個很矯情的人。不管他說,要像男人一樣,不要想娘們兒一樣。但是他給我的印象沒有做出一件像爺們一樣做出的事情。生病,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他來說生病時要命的事情。這個時候盡量不要去理他,不要和他說話,更不用說開玩笑了。我總認為,什麼男人,什麼爺們兒,不是嘴上的事情,一個男人不了解女人,做再多的事情也不能算的上男人。男人有時候拚的不是肌肉、不是鐵血、不是力量,有時候男人要拚一拚自己那少的可憐的柔情。

正是因為這樣,在最後的日子裏,我就不喜歡和阿翔在一起了。不是因為他不好,不優秀,隻是感覺,我們不適合做朋友。

有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標準是去看他的生活圈和交際圈。當一個人進了自己不想或者不願進去的那個生活圈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兩個人之間不適合。因為圈子不一樣,所以就沒有想要聊的那些話題了。寧願沒有理由的退出去,也不願別人把自己用冷言熱語判出局。這是一個人為自己找借口,也是為自己挽回一點兒麵子。

最後,阿翔走了。我不了解他的那個圈子裏麵的那些所謂的哥們兒用什麼方式為他送別的,但是我知道,當他走了以後,他的所謂的那些哥們兒還是平常的工作,平常的說說笑笑,好像阿翔沒有來過,沒有走過一樣。

再最後,我們連少的可憐的網絡聯係也斷了。就這樣我們,以為不會走散的我們倆,最終還是走散了。

我們算不算走散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以為有些人是不會走散的,即使不在一起,但至少在這樣通訊發達的時代,多多少少會有聯係。既然有聯係就不算走散,因為聯係代表惦念。但是,想象的總是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是有很大的差距。小海就是這樣在無聲無息中和我們失去聯係的。

小海,娟子,還有我,我們起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三劍客”,最後,小海離開公司,我們的名字就莫名的成為了——“曾經的三劍客”。

那時候,我們三個人在公司的時間幾乎是形影不離的,一起吃飯,一起閑聊,一起逛超市,一起購物。讓別人好不羨慕。

如果說,以貌取人的話,小海給我的第一印象一點兒都不好。慶幸的是,我們並不是以貌取人,所以我們就成了三劍客,關係很好的那種。也可以說,是一位用心去交的朋友。

記得第一次和小海打交道實在下班的公交車上,那時候我算是來公司的新同事,有滿腔的熱情要奉獻給公司。而小海已經在公司一年多了,作為新員工的我當然希望借助老員工來了解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那次在公交車上,我是很希望從他那裏的的到關於公司的一些情況。但是知道我要下車的時候,才發現我們聊得都是一些家長裏短的生活小事。隻是了解bj,這樣一個大城市中的這樣一些市井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我以為我在bj生活的很卑微,當我真正了解到所有認識的人在bj的生活中,才發現像我這樣卑微生活的是大多數人。當然有很多並不是在那一次的公交車上了解到的。

那時候,我對bj充滿的是激情,即使自己生活的很卑微,即使同事說再多的關於生活的現實性與公司的多少的是是非非,總會覺得自己可以憑借自己的滿腔熱情可以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