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瞞天過海(1 / 2)

呼呼的勁風掃過,帶來的不是寒意,而是春的希望。

放眼瞭望即將消失在遠方的西涼大軍,楊琨突然回憶起了幾天前的一幕,默默地笑了。

那一天,楊琨撒出去的探子楊強突然回到了弘農,從楊強的嘴裏得知,李儒率領五千西涼大軍晝夜兼程地趕來,其目的正是劉辯。

楊琨嚇壞了,這五千西涼軍不要說要劉辯的命,就是要整個弘農百姓的命,都是一瞬間的事兒。

麵對這種純碾壓的局勢,楊琨的第一反應當然是跑,在對方沒來之前,跑的越遠越好,他甚至已經給劉辯想好了目的地,便是西出長安,轉入益州。

郭嘉沒有楊琨一樣的消息來源,但是他對當前的局勢,同樣做出了判斷,他也沒什麼太好的意見,依舊是跑,至於去哪裏,隨意,隻要能擺脫董賊的魔爪,去哪裏都是絕好的。

兩個人不謀而合,所以一起找了劉辯。

可是劉辯呢?腦子都沒過,直接一口回絕,極其幹脆!

理由很簡單,王府上下百十號人口,即便是人人騎馬,也絕跑不過西涼大軍的鐵騎,既然跑不過,那又何必跑!

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是在楊琨和郭嘉的眼中,卻是非常的幼稚。

不跑,難不成等死嗎?

出乎郭、楊二人的意料,劉辯的答案的確是等死,而且說的古井不波,平淡無奇,反而郭、楊兩個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樣,怔在那裏,傻乎乎的盯著劉辯看。

劉辯跟郭、楊二人解釋了解毒丹的事情之後,二人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劉辯是有恃無恐,所以才會這樣。

但是劉辯如此明目張膽的等著李儒前來殺他,很可能會引起李儒的懷疑,況且城內的飛熊軍殘餘勢力沒有根除,保不齊會有一兩雙眼睛盯上劉辯,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才是劉辯最最擔心的。

所以,劉辯和郭、楊兩個人策劃了這一場瞞天過海之計。

基本思路是這樣的,通過在城市街道上的跑馬,平素的囂張跋扈,以及郭、楊二人每日不間斷的勸諫,將劉辯偽裝成一個得勝而驕的小王爺。

其次,通過幾次猛烈的爭吵,將郭嘉和楊琨的心傷透,演一出眾叛親離的戲,利用郭嘉的離開,讓黑暗中的眼睛更加確定事情的真實性。

郭嘉原本便打算離開,臨走之前演這麼一出戲,會更讓飛熊軍的殘餘勢力相信,從而為接下來的謀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緊跟著,楊琨通過在城中搜捕飛熊軍餘孽的隊伍,成功和飛熊軍餘孽搭上關係,然後苦訴衷腸,利用兩次信件和飛熊軍士兵的嘴巴,間接打消李儒的疑慮,同時也為段煨打入敵軍內部做個鋪墊。

至於段煨,他基本上已經被劉辯的魅力所折服了,投靠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可喜的是,這家夥雖然被史阿打敗了,但武道之心守住了,而且因禍得福的破了壓製在心頭多年的心魔,最終得以突破,成功邁向了武尊中期,實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