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蟲綜合防治技術
栽培技術
作者:潘秀麗 潘國東 薑娜
玉米螟蟲是玉米生產中危害最重的害蟲之一,在我省每年都有發生,近幾年有加重的趨勢。玉米螟蟲危害造成玉米空杆和倒伏,對玉米產量影響較大,嚴重影響玉米品質。防治玉米螟蟲單獨采用一種防治措施達不到防治效果,必須采用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才能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農業防治
1、選用抗(耐)蟲品種。
2、消滅越冬蟲源。一是在玉米收獲時實施秸稈粉碎還田,有效減少玉米越冬基數。二是在春季蛹化羽之前(3月底以前)將上年的秸稈完全處理幹淨。把玉米秸稈及穗軸當燃料燒掉、秸稈粉碎還田或鋤碎後漚製高溫堆肥,穗軸也可用於生產糖醛,就可以消滅蟲源。
3、人工去雄。玉米打苞抽雄期,在為害嚴重地區,隔行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可消除70%的幼蟲。同時隔行去雄也是玉米增產措施之一。
二、生物防治
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在玉米螟產卵始期、盛期、末期各放峰1次,視蟲情危害程度而定,盛期放蜂量要加大;釋放時間:當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達20%時,後推10天,為第一次釋放蜂適期,間隔5—7天再放第二次。釋放數量為每畝釋放赤眼蜂1.5萬頭。第一次釋放0.7萬頭,第二次釋放0.8萬頭。每畝設置1個釋放點,在釋放時要根據風向、風速設置點位,如風速大時,應在上風頭適當增加布點和釋放量,下風頭可適當減少。釋放方法是按照放蜂量、放蜂點數及有效赤眼蜂頭數,將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塊,用秫秸皮或針線別(縫)在放蜂點玉米植株中部葉片的背麵距基部1/3處。
2、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技術。在5月中旬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蟲開始複蘇活動前,把白僵菌噴施到玉米秸稈垛中,按秸稈垛每立方米用白僵菌原粉100kg,用噴粉機噴粉,使幼蟲感染白僵菌後死亡,進行白僵菌封垛。
三、物理防治
1、用高壓泵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在村屯邊上建一個水池,之後樹立高壓泵燈,池子裏放一些洗衣粉進行誘殺成蟲。也可采取將高壓汞燈放在距地麵高度1.5米,下麵放一口大缸,裝滿水,水麵距離缸口留20~30厘米,高壓汞燈距離水麵20~30厘米。在水中放0.1%洗衣粉進行誘殺,誘殺時間為晚間9點至次日3點半。
2、用性誘劑誘殺。一公頃玉米地中放15—20個水盆,一般高出玉米10—15厘米,上麵吊上性誘劑誘殺成蟲。
四、化學防治
1、苗期防治。花葉達到20%時防治,大喇叭口中期和末期各防一次。用顆粒劑放於心葉內,防治效果好。常用的顆粒劑有:1.5%或3%辛硫磷顆粒劑,0.4%敵殺死顆粒劑,1%殺螟靈顆粒劑。
2、花期防治。危害達10%時防治,拌毒土放於穗節葉腋及花絲上。
(作者單位:136300吉林省東豐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工作站、東豐縣種子管理站、東豐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