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會樂於認識阿馬西婭姑娘和她的未婚夫阿赫梅。
阿馬西婭姑娘是原籍土耳其的銀行家塞利姆的獨生女,她正和侍女納吉布在一幢華美宅第的走廊裏散步聊天,階梯式的花園一直伸展到黑海邊上。
階梯的最後一個平台的梯級浸在水裏,從黑海吹來的海風經常拍打著海水但是這一天卻風平浪靜,向南半公裏的地方,看得見雄偉壯麗的敖德薩。
這座城市——無邊的大草原當中的一塊綠洲——形成了一幅由宮殿、教堂、旅館、房屋組成的美景,它們建築在陡峭的懸崖上,地基筆直地沒入海水之中。從塞利姆的宅第甚至可以瞥見樹木環繞的大廣場,和黎世留公爵的塑像下麵的宏偉階梯。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是這個城市的創立者,而且一直管理著它,直到他投身於解放受到歐洲同盟侵犯的法國領土的鬥爭為止。
北風和東風使城市的氣候幹燥,所以在灼熱的季節裏,這個新俄羅斯首都有錢的居民都不得不到“庫托爾”去避暑,而有些人忙於做生意,本能到南方的克裏米亞去成月地度假,但他們也想舒適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海岸上的別墅日益增多的原因。在這些別墅當中,人們會看到銀行家塞利姆的別墅,它的方位毫不客氣地把一切冒失寵都擋在門外。
要是問敖德薩這個名稱的來曆,它的意思是“奧德修斯之城”,最初是給一個小鎮起的名字。它在波將金時代和它的要塞一樣都叫做哈基貝,由於移民們被新城市的好處所吸引,他們就要求女皇卡特琳娜二世賜給它一個名稱。女皇詢問了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們翻遍了特洛伊戰爭的曆史,弄清了從前在這段海岸上可能存在過一個名叫奧德修斯的城市:由此在18世紀的末葉產生了敖德薩這個名稱。
敖德薩是一個商業城市,現在仍然如此,可以相信它會永遠是這個樣子。它的15萬居民中不僅有俄羅斯人,而且也有土耳其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總之是由對做生意有興趣的人組成的國際p的居民點。然而如果說生意,尤其是出口的生意沒有商人是做不成的話,缺了銀行家也是做不成的。因此新城從一開始就建立了銀行,其中塞利姆的銀行最初微不足道,現在卻已躋身於廣場上令人起敬的行列之中。
要是知道塞利姆屬於那類比人們所認為的數量要多的、實行一夫一妻製的土耳其人;他隻有過一個妻子,現在是鰥夫;他有一個獨生女阿馬西婭,是凱拉邦大人的侄子阿赫梅的未婚妻;最後他是腦袋一向藏在傳統的頭巾的褶子裏的最固執的奧斯曼人的貿易夥伴和朋友的話,對他也就有了足夠的了解。
人所共知,阿赫梅和阿馬西婭的婚禮將在敖德薩舉行。銀行家塞利姆的女兒決不成為後房的第一個妻子,與數目或多或少的對手們同處於一個自私而反複無常的土耳其人的內室。不!她要獨自和阿赫梅返回君士坦丁堡她叔叔凱拉邦的家裏,獨自一個、不和人分享地生活在她所愛的這個丈夫身邊,而他也從童年起就愛著她了。在穆罕默德的國家裏,這種前景對於一位少女來說頗為奇特,但事情就是這樣,而阿赫梅也決不是會使她家的習慣破例的男人。
另外大家知道阿馬西婭的一個姑母,就是她父親的一個姐姐,去世時留給了她10萬磅的巨大財富,條件是她要在滿17歲之前結婚——這是從未找到過一個丈夫的老處女的花招,她以為她的侄女決不可能這麼早就找到丈夫——大家也知道這個期限在六個星期之後就要到了。若是婚禮不能如期舉行,那麼占姑娘財產絕大部分的這筆遺產,就要落到旁係親屬的手裏。
還有即使用一個歐洲人的眼光來看,阿馬西娘也是迷人的。哪怕她的“伊阿什馬克”即潔白的細布麵紗、金絲編織的頭巾裹住了她的頭部,哪怕她額頭上的三排裝飾的小金片被弄亂了,人們還是看得出她的一頭美麗的黑發的發卷在擺動。阿馬西婭決不用本國的方式來襯托自己的美貌。她不用“哈努姆”畫眉毛,不用“科爾”塗睫毛,也不用“埃內”擦眼暈。臉上不塗白粉也不擦胭脂,嘴唇上也沒有口紅,一個打扮得很蹩腳的西方女人,也要比她更會塗脂抹粉。但是她的天生麗質,身材窈窕,優雅的步履在“菲勒介”即一件像長袍一樣從脖子裏到雙腳的開司米大外套裏仍然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