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一些人們,吃飽了,沒事了,總是喜歡眺望夜空數星星。
地球上的另一些人們,吃不飽,有活幹,總愛憧憬著吃不完的美食。
……
1961年4月12日,尤裏.加加林進入太空。
1969年7月2O日,尼爾.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2057年3月18日,李費林首次飛出太陽係。
2845年8月25日,著名的火星探險家克萊比利用蟲洞首次實現超光速深空探險。
3372年9月24日,湯姆.王與陳家海首次利用空間裂縫衝出銀河糸。
此時的人類,己經散布在銀河係的很多星係裏,沒有了國家,也沒有了民族,隻是再基本的道德底線上,形成了一個個聯邦管理區,鬆散地結成了六大聯盟,即六個利益集團,他們分別是:
一,地球聯盟。
二,火星聯盟。
三,克萊比星團。
四,井德礦業公司。
五,海神機械集團。
六,馬車夫星際運輸聯盟。
這六大聯盟中,地球聯盟倡導的是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大自然和諧。所以,地球聯盟在外太空拓展的星球,都與地球類似。相似的外部環境,保證了物種的穩定性,乍一看,以為又回到了地球。
火星聯盟則不然,他們隻追求利益,人,環境一概不管。不管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在火星上繁衍幾代之後,甚至基因都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當他們再從火星遷移到一個大重力的星球上,幾代之後,人都會變成一個又短又壯的肉冬瓜了。若是遷移到一顆小重力行星上,人變得又高又瘦,成了一個豆芽菜。人如此,動植物也如此,漸漸地,火星聯盟的世界,與母星地球上的世界,差距也越來越大了。但他們不住乎,他們隻在乎有沒有收益,直到便攜式重力調節鞋的出現,這種情況才慢慢改變。
克萊比星團位於克萊比發現的第四條蟲洞的盡頭,那是星空中的一小塊地方,卻聚集了13個星係 ,29個與地球類似的行星,近百個資源豐富的無人星,克萊比成立了克萊比星團,他們堵住了第四蟲洞出口,自成一方天地。
井德礦業公司,主要是在無人星上,開采礦石,以及相關的配套產業。海神機械集團,主要從事各種工業製造。 馬車夫星際運輸聯盟,主要從事星際運輸,運輸設備的製造,太空探險及相關產業。
3395年1月22日,“富爾頓”號星際移民船起程出發,從火星前位阿爾法星附近的星際裂縫,通過星際裂縫第一次實現銀河係外大移民。
“富爾頓”集中了六大集團的最新科技,共有27節倉,呈直線排列,其中3節動力倉,24節移民倉,每個倉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宇宙飛船,每倉都是長78公裏,邊長為12公裏的長8麵體,每倉裏約有50萬人,完整地配備了各種設施及操作人員,每倉都可以單獨移民並且繁衍下去。整個“富爾頓”號就象一列長長的火車,飛行在茫茫的宇宙間。
第9倉是地球倉,作為整個文明的起源地,地球擁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植物藥劑,精神治療,生物潛能,太空食品開發等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此次銀河係外移民,地球倉還負有普通人類通過太空裂縫時的一些生理/心理變化的監控與研究,以為將來的大移民積累經驗。
“第1295號通訊器放出。”蘇運誠坐在實驗室中,聽著中央控製係統的播報,按下了三維操作係統中的數據傳送按鈕,一枚通訊器飛出移民船,消失在茫茫的星空。
空間裂縫與空間蟲洞一樣,無法與外界進行有效的通訊聯絡,必須每隔一段時間,放出一個通訊器,進行信號中繼,將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以及星空路上的各種信號坐標,及時地傳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