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陸地。”
“動植物異常豐富。”
“星球直徑是地球的2.5倍。”
“光譜顯示,30.5%的含氧量。”
“大氣成分:氮氣60%,氧氣31%,惰性氣體9%,適宜人類生存。”
……
今天是計劃的第四十九天,也是飛船第九次飛臨第三軌道的二號星,隨著一次次的掠過這顆綠色的行星,人們對她的了解也愈加地深刻起來。前八次的速度極快,隻是近地掠過,利用星球引力改變飛行方向,一次次地減速。本來第八次飛臨就可以勉強著陸,為了安全又進行了一次減速,選徒了更好的著陸地點,這一次,所有未休眠的人都興奮地等著著陸的那一刻來臨。
愛麗絲的預產期已經過了五天了,可小東來好象睡著了一樣,毫無動靜,愛麗絲的父親是勘探中心主任,這幾天是最忙的時候,無法過來迎接小東來,隻有愛麗絲的母親海倫女士,心急如焚的守在愛麗絲身旁,嫂子李慧一次次地奔走在愛麗絲的房間與醫療中心之間。
由於飛船的能源艙與動力艙的拋棄,頭部的天文艙、貨艙、武器艙的嚴重受損,飛船的整體配重已嚴重失衡,加上沒有動力較正,飛船幾乎是頭朝著左前方,頭上尾下地朝大氣層衝去。
在正常的程序中,整個七十八公裏長的飛船,應該首先成為一顆行星的衛星,再由飛船派出一個個登陸倉,進行逐步深入地勘探,再選徒合適的定居點,先少量移民,實驗中心再對各種環境的、動植物方麵的方方麵麵進行分析,製定必要的條例後,再大規模的移民,即便如此,飛船依舊停留在衛星軌道上,飛船上也有少數人員從不登陸,作為最後一道屏障。
可是眼前卻不能按步就班地來了,因為條件不許可,隻留了幾艘小船在近地軌道上,充當衛星,而飛船本身,則衝向行星。
巨大的船體衝向大氣層,為了保證飛船不低頭,避免著陸時在地上翻滾,飛船頭部的動物艙和植物艙外,所有的裝甲板,都向外翻轉,組成一個個簡易的裝甲方向舵。這些寬五十米長一百二十米的裝甲板,雖然相對於七十八公裏長的飛船船身來說,每片的作用小了點,但勝在數量多,尾部的訓練艙和飛行艙,因為本身就有巨大的艙門,在星空中的飛行過程中,已經被改裝成了兩片巨大的尾舵,在前幾次投放的衛星的引導下,進入了大氣層。
“飛行軌跡穩定。”
“船身姿態平穩。”
“高度……”
“速度……”
巨大的慣性使飛船衝過了半個星球表麵後,速度依然能衝出大氣層,飛向太空。在飛船高度最低的時候,隻有海拔三百米,在一片海拔一百米的巨大草原上滑過數千公裏,巨大的音爆將草原上的地犁出了一道寬達五公裏的巨大的溝壑。
飛船衝出草原後進入大海,按照原來的計算,從此處開始就要利用方向舵強行改變飛船的飛行方向,使飛船不再沿直線飛行,而是沿弧形飛行,使飛行軌跡逐步貼近地表,直致降落。
飛船貼著海麵飛行,高度逐漸增加,按什劃,飛船飛過這片八千公裏的海麵後,速度已減得差不多了,再順著海岸邊的一條大河,衝上陸地,最多二百公裏就可以停下來了。誰知飛船在衝過最高點後,在逐步下降的過程中,飛船頭部的主要的裝甲方向舵,一下子掉了五片,造成飛船的下降角度不夠,在進入大河的河口後,飛船離地還有7000多米的高度,2800公裏的時速,已經沒有在大河裏降落的可能了,飛船立刻將所有的用來減速的舵麵調成水平,以增強飛船的滑翔能力,力爭飛到三千公裏外的備用降落場。
…….
“飛船觸地。”
“時速1800公裏。”
飛船的尾部接觸到了沼澤地,頭部在裝甲板的作用下,稍稍抬起,狀態完美地在沼澤地裏劃過了數百公裏,衝向沼澤地邊緣的一片幹草地,隨著速度的降低,頭部也開始著地,隨著濺起的泥土越來越多,速度也越來越慢,在地上犁出了一條十多公裏寬的大槽後,最後停了下來。
指揮大廳裏,裏查德一顆懸著心放了下來,他坐在椅子上,揉著自己的額頭,好一會兒才說:“先生們,我們已經安全著陸,雖然後麵還有無數的困難等著我們,但是最艱難的一關我們已經渡過了,為了慶祝我們的第一個偉大的勝利,我建議:將這顆星球取名為新生星。”
這時的整個飛船,都響起了掌聲和歡呼聲。
“同時,我命令:解散應急管理小組,解散應急管理小組預備組,接下來的工作,由本次輪值指令長亨利.史密斯全麵負責。”
飛船著陸的巨大撞擊,使愛麗絲的身體承受了巨大的負擔,雖然她使用了三層的防撞裝備,仍然讓她在飛船著地的時候昏了過去。
接地一刹那的震動過去了,海倫女士與李慧兩個急忙對愛麗絲進行了各種檢查,沒有發現什麼意外,隻得給昏迷中的愛麗絲掛了一瓶營養液,就隻剩下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