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卑鄙無恥的手段
對向自己不懷好意的人,蘇東來也不必對他懷有善意了,因此,那友慢慢舉起來的劍,還沒有真正舉到平胸的高度,忽然閃電間,向對方的咽喉刺去。
這個咆哮哥,估計是受了華夏古典武術的影響,講究的是姿勢到位,哪裏想得到,蘇東來的長劍,才提到腹部,就斜向上刺去,雖然他的反應也不慢,但畢竟落了一個後手,來不及拉開架勢,隻得將長刀一豎,擋在身前,將長刀的刀麵,當做盾牌來用。
蘇東來一瞬間,就刺出了十幾劍,劍劍都擊在刀麵上,發出了一連串叮叮當當的脆響,隻是對方的長刀,擋在咽喉前,刀尖擋住了他自己的眼睛,祝所有的十幾下,左遮右擋,刀刀都擋住了長劍,是因對方的眼睛,緊緊地盯住了蘇東來手腕,而之所以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蘇東來的長劍在刺出去的時候,為了突破對方刀麵上的封鎖,求得角度上的變化,所以,雖然長今的目標一直是對方的咽喉,但手腕卻一直在左右兩邊晃動,讓對方看的清清楚楚。
長劍握在手上,昨晚輕微的轉動,就能夠帶動劍尖方向的轉變,受過嚴格訓練的人,可以從那一點點的變化中,推斷出整個進攻方向的改變,蘇東來明白這一點之後,接下來的十幾劍,在刺出的時候,手腕的動作,作出了改變。
斜握著劍,直向刺出,在刺出的過程中,手腕忽然發力,讓劍身橫掃過來,等到劍身完全擺正時,再加一個短暫的力,讓劍柄回一下。
這種細長的長劍,在古時候,屬於西洋劍的範疇,由於製作劍身的材質,彈性比較好,近身的寬度又不大,所以這種場景就極好的柔韌性,在劈與砍這一類的招式中,劍身容易發生扭曲,所以,這類劍最強的攻擊,往往是以直擊為主,也就是刺。
但在中華古典武術裏麵,向來講究的是正奇相生,本來近身容易扭曲,是一大弱點,但特意把這種弱點去放大,再加以利用,那又成了一門奇技了。
蘇東來本來不熟悉這一門技巧,她從小跟著外公練的西洋劍術,也不是讓他來進行生死搏殺的,在他外公的眼中,這僅僅是一個古典貴族,必須掌握的技巧,但是他外公的劍術十分高超,對劍身容易彎曲的利用,也十分地有心得,曾經在蘇東來麵前做一個表演,在一根細木棍後麵,用繩子掛了一個小水果,然後一個直刺,劍身繞過小木根,都刺中了後麵的水果。
蘇東來也是連續刺了十幾劍,都沒有刺中長刀後麵的目標,所以他就下意識的把這種招式使了出來,隻不過他從來沒有具體練過,在接下來的十幾劍,大部分還是刺在刀麵上,但是,他也在認真體會著,直擊時的速度,與橫向擺動的力度,要該如何的配合。
咆哮哥,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人連刺了十幾劍,雖然勉強擋住了,但是一條受傷的腿,嚴重地影響了他下盤穩固,從長劍上傳的力度,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就要向後倒下了,急切之間,他用左手抓住了身後的門框,將局勢穩定了下來,正當他想製造一個機會,進行一次絕地反擊時,他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無法準確的抓住對方招式了。
明明這一下直刺過來,劍尖應該點在自己的左邊,他的長刀往左邊稍稍偏了一點,依然擋住了自己的咽喉部位,但是那一劍,卻點他自己刀麵的右邊上,差點將刀身點得翻轉過來,他隻好把全部的力氣,都用在持刀的在手上,其他的想法和招數,根本就沒有餘力去實現。
接下來的幾劍,飄忽無比,咆哮哥再也沒有看到他的手勢亂變,就那麼直來直去,但是拿長劍的劍尖,卻像一隻舞動的精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四處亂竄,自己隻有將刀麵翻轉,刀向向外,雙眼從刀身兩邊向別看去,往往是劍尖離自己隻有幾個手掌的距離時,自己才能反應過來,再次將刀麵向外,按照自己的感覺去擋,這才擋住了對方的劍尖。
畢竟對方的天賦也很不錯,就這麼十來劍下來,他也看出了一點門道,並且正在慢慢調整自己的節奏,隻不過幾下之後,蘇東來仗著自己以前受過指點,提前對這種劍術有了一定的感悟,但是他也感覺到了,對方正在慢慢適應自己的劍招,於是他忽然加大了力度,直接一劍,猛劃而出,劍尖繞過了對方的長刀,直接向另一個方向彈去。
咆哮哥已經感覺到不對了,除了長刀的格擋之外,他迅速的將頭一偏,好在長劍的刃口是朝上下的,繞過長刀的長劍,貼著脖子向後刺去,直接將脖子裏的皮膚刺破了,將耳朵下麵的皮膚,割開了長長的一道口子。
然而這一劍,來的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刀劍相交,居然是兩者交又而過,並無半分碰撞,讓咆哮哥覺得避無可避,擋無可擋,一是心中大駭,左手抓住門框,使勁一扯,整個人電光閃過一樣,竄到了巷子中間,他終於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