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李國樓的脫變(1 / 3)

李國樓接到沈葆楨電文之後,立即發明碼電文,向全世界通報琅嶠戰役的結果,史無前例的擊沉日軍兩艘巡洋艦、五艘戰列艦,重創幾十艘快帆船,可謂戰果輝煌。

最後,李國樓不忘諾言,把首功給予白蛇郎君,請求同治皇帝加封白蛇郎君為“大清國師”,主持皇家道場“白雲觀”。

明白無誤的告訴世人,琅嶠地區的一場大霧,乃白蛇郎君作法得來。

花蓮鎮大捷屬於兩敗俱傷的慘勝,並不是朝廷願意看見的結局,幾名軍機大臣因他越來越不聽話,對他頗為不滿。

洋務派的幾名重臣暗地裏出賣國家利益,想和日本人苟合,還勾結保守派,讓他飽受攻訐。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想撤換台灣總指揮,讓李國樓回京師述職。

幸好兩宮皇太後力挺李國樓,同治皇帝不為所動,這才沒動他的位子。這次琅嶠偷襲戰,以極小的代價,贏得輝煌的勝利,李國樓終於揚眉吐氣了。

總兵府的指揮室裏,李國樓叫囂道:“我要把戰火燒到日本本土上,穿過古宮海道,奪回琉球群島。日本人敢惹我,我就要百倍的報複。參謀部,你們現在開始推演奪島戰役,製定詳細的計劃,我們要出海遠征了。”

指揮室裏的將官同樣興奮過頭,鄭橫擔大叫:“我早就盼望這一天了,幹就幹一票大的。”

眾多將官在海圖上,推演戰事,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將官,竟然想滅掉日本。

李國樓興奮過後,又變得沉默寡言,站在海圖邊,看著眾將官推演。不同的戰術打法可以廣開思路。每一種戰術打法,都是靠參謀部的軍官推演,雖然開始會很不成熟,有些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但最後為變成實戰,在實戰中摸索出戰鬥的經驗。

困難可以克服,日本不是堅不可摧的堡壘,眾多的島嶼,就是無數的漏洞。

擊其之短,攻其不備。

攻打日本的計劃,先製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總有一天會用得著。李國樓沒想過占領日本列島,李國樓想報複日本人,要讓日本列島燃起熊熊戰火。可這個計劃太大了,在國家沒有底蘊之前,隻能紙上談兵。等到大清變成海洋強國的那一天,一定要遠征日本列島。

李國樓等著兵部的回電,想故作鎮靜,自以為是穩坐釣魚台的薑太公。可臉上的表情出賣了他,誰都看得出李國樓心情大好。

李國樓聽了老半天,思緒又飛到另外一個戰場,沉聲道:“立即向劉銘傳發電,命令銘武軍攻打蘭花城,我要在十日之後,進入蘭花城。務必以最小的傷亡拿下蘭花城,活捉羅惺忪。”

蘭花城就是琅嶠城,琅嶠在排灣族的語言中就是蘭花的意思。蘭花城是琅嶠半島最大的一座城鎮,原本是排灣族的聚集地,現在是“卑東國王”羅惺忪藏身之處,也是日軍在屏東平原最後一座軍事堡壘。清軍打下蘭花城,就能打通去琅嶠港的道路,接下來就能把日本海軍趕出台灣島,完成對龜山日軍的包圍。

鄭橫擔不由焦急,橫眉冷目道:“李總指揮,你的傷還沒好,不允許上前線。你要安心在基隆養傷,這是死命令,也是全體前線指揮官的意願。”

李國樓嗬嗬一笑,抬了抬右臂,說道:“傷好得差不多了,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我再不動,骨頭都要變懶了。放心吧,我不上前線,就去看一看蘭花城,我說過要剝羅惺忪的皮,就算羅惺忪死了,也要把他挫骨揚灰。”

鄭橫擔告誡道:“李總指揮,你要學習左大帥,做一名合格的統帥,不要快意恩仇。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我們都要聽王醫生的話。李總指揮,你要知道,你用了這麼多毒計對付日軍,日軍報複你的,刺殺事件不會隻此一次,接下來還會有對付你的陰謀。”

李國樓兀自失笑道:“我會注意的,盡量蒙著麵紗。前線還是要去的,否則紙上談兵,我不是變成趙括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