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親王仔細的瞅眼李國樓,一下子愣在那裏,他哪時說過這些話?不過聽得好舒服,恍然之中好似看到這一美景展現在他麵前,哈哈笑道:“好好好!國樓有這份心,本王一定成全你。聽聞國樓對收藏很有研究,本王收藏了一些古董,可惜少了一尊玉佛啊。”
李國樓額頭,滲下冷汗,他隻有一尊玉佛,和他家族合夥做生意的玉石商人鄭瘸子(鄭源長)那裏買來的。已經送予恩師李鴻藻。這一塊玉石從暹羅國(泰國)運至京師,再雕琢成玉佛需要多少年?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完成的事。
“王爺,下官盡力去辦,但這是先從暹羅國找尋巨大上等的翡翠玉石,再花大價錢運至京師,再由玉石工匠經過細心打磨。下官看······至少也要三四年吧。”李國樓實在說不下去,萬沒想到的是一尊玉佛竟然引起慶親王覬覦之心。
慶親王看著李國樓為難的表情,理應沒有騙他,寶物哪有遍地開花的道理,稀有的寶物才算是珍品。
“嗯·····本王不難為你,那就三年吧。三年之約別忘了,本王想三年時間,一座現代化的清中大學也必將迎來第一批學子。國樓你說是嗎?”慶親王習慣性的抬手捋須,笑眯眯看著李國樓,已經把李國樓當做自己的奴才一樣使喚。
李國樓趕緊說道:“王爺真是體諒手下人的難處,下官一定把差事辦得漂亮。下官還有一事不明,向王爺請教,修建清中大學需要幾成的交際用度?還望王爺明示。”
慶親王長歎一聲道:“做人難啊,本王不能空著手進皇宮啊。本王的想法是五成,當然有六成就完美了,沒有後顧之憂了,國樓,你說呢?”
李國樓心裏罵娘,比太監還要狠辣,死太監還知道有錢一起賺的道理。慶親王一個人要獨占六成,這種人天地難容!暗自發誓:總有一天他要把慶親王府邸,抄個底兒掉,若不能做到,也就罷了。
“紮!王爺要奴才幹嘛,奴才就是替主子分憂的,知道怎麼做了。”李國樓翻身大拜,再次充當奴才。此時他已有逆反心理,想把一切看不慣的官員像灰塵一樣掃除。隻要給他一支軍隊,他絕不做自斷臂膀,裁軍的蠢事。
慶親王心情大好,叫丫鬟重新拿來李國樓的手本,開始和李國樓探討起新建“清中大學”的諸多事宜。這讓李國樓再次改變對慶親王看法,比他聰明百倍的人。誰說保守派不知世界的變化?慶親王不是足不出戶的兩宮皇太後,去過天津租界,而且登上過外國的軍艦,所領會的西方知識遠比他想象的要多。但為什麼思想那麼保守呢?
李國樓頻頻點頭之中,看著慷慨激昂陳辭的慶親王。恍然之中明白,若不是慶親王思想保守,屬於保守派首腦。慈禧太後就不會用他,朝堂之上有一個“鬼子六”就夠了,哪有慶親王立足之地?所以洋務派“鬼子六”支持的事,“保守派”慶親王一定要跳出來反對。慶親王工於心計,摸透了慈禧太後內心想法,此人並不是頑固不化,而是為了手中的權勢,故意與洋務派反其道而行之。
權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本性,李國樓坐在馬車上,還在嗟歎,慶親王奕劻和恭親王奕訢都是聰明絕頂的人,兩個人所走的路,卻是背道而馳。國家在幾派爭鬥之中,空耗時光,反反複複纏鬥,每一次大清奮發崛起,換來的卻是再一次自毀長城。剪不斷理還亂的朝堂各派,各懷心機,爭功邀名。而他如流星般劃過星空,到底會是一刹那的璀璨,就煙消雲散了,還是能把大清帶入全新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