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封侯是我願(2 / 3)

連慈禧太後聽了也歡喜,和慈安太後兩人互相點點頭,讚許李國樓能言善辯,不愧為她們鍾意的探花郎。一番話擲地有聲,讓洋務派和清流派都不出聲了,偃旗息鼓了。那些王公大臣都被李國樓的話給繞進去了,一時半會兒,誰都抓不出他言語中的把柄。

李蓮英從疊起的牘碟裏找出李國樓的折子,遞給慈禧太後翻閱,又讓她心裏一喜,李國樓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陳條,這樣的奴才才是貼心的奴才。慈禧太後高興的笑道:“嗯!道理是越辯越明,今天的朝會出了個辯才李國樓,講得頗有道理,關於恭親王的折子《擬選學童出洋學藝折》朝廷批準了。不過不許讓落榜的舉人去總理府學習什麼洋文,考不上也可以做官嘛,左宗棠不就做到陝甘總督了嘛。再說等過二年還可以再考嘛,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道理,你們不懂嗎?”

“臣領旨謝恩!恭送皇上、兩宮太後娘娘起駕!”恭親王洋洋得意的掃視那幫食古不化的清流派,早朝以洋務派完勝而結束,打小報告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同治皇帝從頭至尾,沒有吭聲,一直翻閱著折子,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最後開口道:“賞李國樓,一眼花翎一根!”

“奴才,叩謝天恩!吾皇萬歲萬萬歲!”李國樓跪在地上磕頭,旁邊的大臣嫉妒的眼睛都綠了。五品官官帽上插有“藍翎一根”,而“花翎”是三品大員的所佩戴,在同治皇帝心目中,等於是把李國樓當做三品大員看待,一步登天也有個度呀,李國樓登峰造極的往上爬,讓那些王公大臣瞠目結舌,“和珅”就是這麼往上升的,他們都在李國樓背後把他說成是同治皇帝身邊的“和珅”。

李國樓才跨出養心殿,李鴻章低聲道:“國樓,明天和我一起去天津。”

“紮!下官願意相隨。”李國樓呶呶嘴,沒有敢反對,他老婆孩子一大堆,隻能分開走了,做孤家寡人,為國為民勤勉辦差。

大臣上完早朝是不能互相交頭接耳,這是要避嫌,所謂朋黨就是聚在一起拉幫結派。所以不管王公大臣之間關係到底如何,上完早朝都是悶頭走路,直接坐轎的坐轎,上馬車的上馬車,各自打道回府,有些還要到衙門辦差。

李國樓直奔內務府而行,內務府衙門離西華門不遠,他有一頂官帽“萬壽山工程督辦”,那裏就有他辦事房,他是皇上的私人奴才,替主子辦差,辦事房總要去幾次。內務府大臣榮祿也是他的頂頭上司之一,以後從內務府撥給萬壽山工程的款項,他反過來還要孝敬10%給榮祿。

李國樓腦海裏總是浮現出榮祿這個人,看起來正人君子的模樣,光彩照人。又是拉攏他,又是向他示好,五十萬兩的銀票第二天就給他送來了。卻給他玩陰的,一下子給他配給了十名官奴,裏麵到底有多少名內務府的探子就不去想了,竟爾弄了五名姿色頗佳的小姑娘誘惑他。

哎!榮祿太有錢了,是京師最有名的愛炫耀穿著打扮的官員,他對衣裳和裝飾佩戴極其講究。每年冬天從十一月起,至來年元宵節,二個半月裏榮祿身穿的貂皮大衣沒有重複穿一次,每天一件新款式,為了方便穿著,便於辨認,他把上百件貂皮大衣都編有號碼,縫在衣服裏麵,以避免重複穿戴,榮祿就是這樣標榜他的品味和身價實力。想著榮祿這個人,到底是敵是友,摸不透啊!李國樓背負雙手來到內務府駐地。

西什庫旁邊就是金碧輝煌的內務府大院,在大門處依然需要查勘印信,李國樓從親隨成昆手裏取過“萬壽山工程督辦”這顆大印,核對完畢,帶領一幫手下進入內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