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被圈禁在府邸(2 / 3)

死去的四名校官,給予每家死者家屬八百兩安葬費,除了朝廷撫恤金外,李國樓承諾照顧死者直係家屬一名,每月給予十兩銀子的家庭補貼,給予進入李氏集團工作的機會,籌情處理名額。至於死者有小孩的話,以後也給予免費義務教育。

這一係列舉措提升了二百多名新武堂師生的士氣,帶著四名死去校官的棺木,扶靈柩回新武堂,讓四名死者永久的安葬在新武堂裏。

天津府衙悶聲大發財,收繳天津黑龍會兩處房地產,以及幫會的財物,把所有責任都推到李國樓身上。天津知府張名堂並沒有因這件事的處罰,他受到欽差大臣李國樓那道金牌令箭的指令,執行剿滅天津衛黑龍會的任務,並沒有觸犯朝廷法紀,所以沒有功過之說,天津府衙一切照舊,人員編製一切照舊。

不過加入黑龍會的官府內線六名二鬼子,都被打入大牢,沒有一個人被放出來,其中還意外的死了二名二鬼子,他們的家屬連撫恤金都沒有得到。知府張名堂剝奪了兩名死者政府官吏的身份,以裏通外國黑幫的大罪,把兩名死者屍體暴屍三天示眾。

禍兮福兮!黑龍會行刺案改變了許多人命運,其中大清官員裏傷害最大就是李國樓。突襲天津黑龍會總部櫻花樓的舉動,引來連鎖反應。任憑大清政府狡辯,也不能平息西方列國的憤怒,甚至日本政府也派遣使者柳原前光提出強烈的抗議。這是沒有正義、民主、道德的社會才會有的大屠殺,獨夫民賊竟然草菅人命。不講證據,不走法律程序,國將不國。開此先例,各國居住在大清的人民,生命如何保障?各國使臣紛紛要求懲罰櫻花樓血腥屠殺案的罪魁禍首--李國樓。

總理府衙門頂不住西方列強的壓力,恭親王奕訢明確表態,朝廷一定嚴懲罪魁禍首--李國樓,先把他的欽差大臣頭銜給剝奪了,而後圈禁李國樓,讓他在夾道街的家裏待參。總理府衙門先擬出一份對李國樓嚴厲的懲處方案,等待同治皇帝最後的欽定。

大清政府習慣慢節奏處理問題,加上善於和洋人打交道的北洋通商事物大臣李鴻章帶團出國訪問去了,所以一時半會兒沒有人認真過問李國樓的案子。幾個政府部門互相之間扯皮,刑部說李國樓的案子不歸他們管,他們沒有這麼大的權力。總理府衙門推諉不過,尋找諸多理由,遲遲不肯做出最終判決。同治皇帝也沒下旨問罪,隻是讓李國樓寫下一道答辯的折子,然後就不再有太監登門。好似李國樓這個人在京師消失了,他的名字成為朝廷忌諱,誰都不願意提起李國樓。

李國樓便給晾在一邊,禁錮在京師的夾道街府邸裏已有一個多月,無所事事的做起家庭主夫,等待著他第二個孩子出生。十月的秋風蕭瑟,陣陣寒風把庭院的樹葉卷起,狂風嗚咽,吐了口濁氣,卷起的枯葉又飄散滿地。

白蓮被安葬在京師的天主教宣武門堂的私人墓地,是以李國樓九夫人的名義安葬的,李國樓在那裏買了一塊墓地,以後他死後也安葬在宣武門堂的私人墓地,至於其他妻妾到底會不會隨他過一輩子?近段時間李國樓沒有去想。此時大清社會與西方文化接觸,封建禮教已經被打破一些,對於三妻四妾製度的定義有些鬆動,高官的小妾也可以用夫人的名義,官員隻要娶得起小妾、姬氏,都可以冠名為夫人,以排名論大小。這比過去的封建禮製也是一種進步,封建禮教並不是一下子被砸碎,也是一點一滴積累,才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刻。

掛在門楣上的白幡終於撤下,李國樓府邸裏,好似恢複往日的氣息,庭院裏的雜草枯枝開始有人整理。祭奠完白蓮後事,李國樓大清早便坐在大木桶裏洗澡,洗去一身的晦氣,今天終於可以剃頭了,生活依然照舊。他還有八名夫人需要照顧,所以還要扛起家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