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李大人,我們悶得蜜去,中午我請你吃油汪汪的臊子麵。”魏涵宇攬住李國樓肩膀,不再辯駁他的清白,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他可是熟讀聖賢書的舉人。
“不吃,惡難吃!還是給我弄一碗麥麵雞蛋湯。”李國樓踱步,咂巴幾下大嘴,舌根生津,向著一處臨時帳篷走去。如今的董誌原百廢待興,中午有碗熱湯麵,再加一個雞蛋就是高級享受。
董誌原緊鄰關中,亦是古周秦的轄地,原上人嗜麵食,與麵有關的吃物幾乎主宰了一天兩頓,在這裏李國樓入鄉隨俗,日日吃麵食。幾名大官無所顧忌的像民夫一樣,坐在一個個木樁上麵,捧著銅缸吃麵。
董誌原喜歡吼的句子仍是秦腔裏的戲文。初來乍到者,為此情此景所驚異所迷惑,誤以為這兒不是董誌原,而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北的秦川闊地。
帳篷裏吃麵的李國樓,傾聽民夫們吼叫秦腔梆子吼得激昂。
“把式耍得精良,生旦淨醜紛紛蹬場。
前朝的故事伴著吼聲回蕩,左公柳由我們栽種。
吼秦腔!吼秦腔!
吼一聲冤枉寸斷柔腸!
吼一聲大膽威震大堂!
吼秦腔!吼秦腔!
吼聲伴著愛憎飛翔,日子陪著秦腔酣暢。
從大秦吼到大清,子龍廟由我們修建。
歡也慷慨苦也直爽,忠奸良莠在董誌原齊亮相。
吼秦腔!吼秦腔!
一場場痛貶著世上奸妄,一折折頌揚著人間忠良。
吼秦腔!吼秦腔!
吼出西北人的豪放,吼出了董誌原好時光。”
李國樓坐在帳篷裏吃麥麵雞蛋湯,耳聽外麵民夫的吼聲,吃得渾身舒坦,在董誌原百姓心中,李國樓是正麵形象,還和左宗棠並列。他所做的一切,得到董誌原百姓的稱頌。可惜人總要分別,他要走了,隻要董誌原不打仗,他此生再也不來吃麵了,黃土高坡看得膩味死人,記憶中董誌原隻有黃土、風沙這些破玩意。
“老魏,這戲文是你改的吧。”還未天熱,飯大慧已經搖晃起扇子,扇麵是李國樓的題字,上書“榮辱不驚”,另一麵是畫師曹克蘇的詠梅圖。
“飯師爺,這種事要我動筆嗎?我有這麼空閑嗎?這是老百姓在勞動中自娛自樂,由心底裏發出的怒吼。”魏涵宇有樣學樣,亦從官袖裏取出一把扇子,文官的翩翩風采,就在揮灑自如的談笑間。
“老魏,在董誌原好好幹,別給我玩虛的,我走時別讓百姓焚香跪送。有困難找魏光燾,反正你們都姓魏,五百年前是一家,認他做義父也行。和上級搞好關係,哭最有用,上府衙時為民請命,為董誌原的百姓多哭幾回,這樣別人就不敢摘你的烏紗帽。千萬不要用銀子賄賂長官,高雅一點或者實際一點,別給人捏住把柄。”臨走之人,其言也善,李國樓掏心挖肺的把為官之道,告訴魏涵宇。
“哦!我知道魏光燾是清官,從不接受賄賂。”魏涵宇非常肯定的回道。
“屁的清官,再清的高官也要每年給兩位太後娘娘祝壽,沒錢哪來的壽禮,你呀真的被聖人的書,讀壞腦子了。若不是我想提點你,會說得這麼直接嗎?高雅是古董、字畫,實際是人參、燕窩,還要我怎麼教你?要學會替長官分憂!”李國樓直喘粗氣,那是被氣出來的。
魏涵宇站起身,一鞠到底,笑容可掬道:“多謝李大人提點,下官領教了,我一定在仕途中學會保護自己,不會讓李大人丟臉的。”
李國樓睥睨道:“老魏,你給我記住,千萬不能重用那些傷殘的老戰士,這些人比回子更加頑固,在他們眼裏隻有老長官,拉幫結派很厲害的。給這種人抱成團,你的位子也會架空。還是投降派好一點,投降派有人生的汙點,不敢僭越,嚇唬他們一下,立刻乖乖聽令。漢人的地盤控製在六成以上,剩餘的地方分給回人,不要因為那些流民給你送禮,就給他們好處,他們今天給你送禮,明天就向你捅刀子,對於這些新來的回子,要狠辣一點,先做一個酷吏,以後再一點點放寬,這樣老百姓就會說你好,否則你被董誌原的百姓轟下台。至於朝廷的賑災款,分到個人手裏也沒幾個錢,你不要分給老百姓了,直接打入工程款裏,就讓老百姓出工,不想幹活的流民,統統趕走,敢胡作非為,就給我殺。嗯······還有朝廷若是三年免除賦稅,你也要讓老百姓交糧、納賦,少收幾成就行,這樣官倉裏有了結餘,以後手上就有活絡的銀子了,若是有大災大難,你也能著手度過難關。都記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