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勝肚子裏暗罵:還想吃驢屁股,老子若是會開炮,把你的屁股轟個大洞。
“博爾特將軍真乃法國美食家,俺山東的精華,都讓你吃去了。”杜勝不斷的圍著博爾特在轉,野心極度膨脹,在想臨城這塊地盤,若是能把臨城納入長槍社的勢力範圍,他就算買掉親娘老子,也願意搏一場富貴。
“嗯······杜勝把營盤紮牢,晚上不許移動半步,誰敢衝擊大營,殺無赦,斬立決!”博爾特看不起卑躬屈膝的杜勝,但這種奴才在大清隨處可見,博爾特見怪不怪,把長槍社的五百人馬當擋箭牌使,讓長槍社的五百人馬駐紮在最危險的軍事前沿陣地。
常勝軍原本替天子守國門,在天津衛過著安逸的生活。但李國樓讓二千常勝軍替大清征戰疆場,想消耗這支雇傭軍的兵力,說到底李國樓還記著國仇,因為那些洋軍官裏麵,有一些洋軍官過去參加過八國聯軍,攻入京師,搶掠過圓明園,給大清帶來國恥。
然而常勝軍可不是吃素的,洋人也會以夷製夷,博爾特很快在戰場上找到了“炮灰”,讓長槍社的五百精兵打頭陣,讓土匪武裝自己打自己。
杜勝和劉堂穀屁顛屁顛的回營,很高興為常勝師效勞,“要想獲取,必先付出!”這個道理江湖人都懂。杜勝和劉堂穀自認比義和拳做的還絕,高過朱紅燈數籌,運勢已經翻過來了。將來論功行賞,長槍社是剿匪的第一功臣,甩出義和拳幾條馬路。
杜勝和劉堂穀在軍營裏鼓舞社團成員,聲淚俱下,這次交戰決不能給長槍社丟臉。若是臨城守軍搞夜襲,長槍社的戰士決不能逃跑,拚死也要守住陣地,富貴險中求,臨城就要成為囊中之物,此時逃跑,前功盡棄。
在杜勝和劉堂穀的感召下,眾位頭目紛紛表態,表明人在陣地在的決心,跟隨常勝軍打仗,死了也能進天堂。就這樣抖起精神,長槍社的五百精兵一夜不眠,就怕臨城守備軍偷襲,可沒見一個鬼影,隻有巡邏的戰士不斷的敲打梆子。
臨城外圍的一千守備軍,還沒看見常勝軍的蹤影,便逃回城裏,把城外構築的工事,拱手送給常勝師。孫美芳一看手下皆無戰意,弟兄們皆不肯和常勝師交戰,新武軍和常勝師協同進攻臨城,至少有四千聯軍,那誰敢出戰?
孫美芳的手下非常凶悍,心腹骨幹都是土匪出身,臨城守備軍是一支敢打敢拚的軍隊,敢於以卵擊石,蚍蜉撼樹,以少打多也不會投降,早已被孫氏兄弟練成敢死隊。不像長槍社這種民團,苗頭稍許不對,就會臨陣倒戈。但是,臨城守備軍麵臨著大清最有名的二支軍隊,“常勝軍”“新武軍”那是打出來的威名,隨便哪一麵戰旗,早已是婦孺皆知,聞名遐邇,兩支軍隊名氣實在太大,大的讓人鼓不起勇氣,平時在山東說話抖三抖的角色,俱都變成軟腳蟹,誰都不願意打頭陣,都想到腳底抹油。
孫美芳決定實施第二套方案,三千主力部隊向抱犢崮轉移,他的弟弟孫美敬率領一千精兵已經坐鎮抱犢崮,兩相呼應萬無一失。
孫美芳忘了最關鍵的一點,義和拳倒戈,讓他在廣博的農村失去了眼線,原本占盡的地理優勢,突然之間沒有了,老百姓站在朝廷那裏了。孫美芳想法很直接,抱犢崮、微山湖都有人馬接應,三千精兵在手,天下任我縱橫。趁著李國樓的軍隊還沒包圍臨城,孫美芳決定來日在山裏再和李國樓一較高低。
李國樓銀子多,大炮多,女人多,是天下有名的“三多將軍”。他可不願意遭受李三多的大炮轟擊,臨城攻防戰不打為好,逃跑為妙,做戰略轉移,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論輸贏。
孫美芳沒等兩軍遭遇,第一時間帶領大部隊轉移了,留在臨城的數百名老弱殘兵隻是裝點門麵,臨城早已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孫美芳率領大軍走捷徑,向西撤退,探馬回報新武軍離臨城還有五十裏地,其他幾支軍隊沒有移防,山東巡撫張人駿還沒回過神來,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這讓孫美芳長舒一口氣,他的部隊和新武軍相差二三天的路程,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