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開始銀元製度,定出鑄幣製度,規定按照輕重大小以及合成成色,分為五等。每元重七錢二分,配九成足銀;次則三錢六分,減配八六成足銀;再次則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種,均減配八成足銀。又把後四種分別稱為“半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銀幣。
一個男性壯勞力,一天不過掙五分銀幣,一個月不過掙一元五角,已經能養活一家老小。所以新武軍的招兵榜文一出,立刻引來各方關注。
新武軍在北莊鎮張榜招兵之後,第一批招收一千二百名戰士,一百名女性醫務人員。以招收家境清白的學生兵為主,山東百姓聞風而動,踴躍將自家的兒子送入招兵處。
封建鄉紳家庭都有年輕女性偷偷跑來參軍,一時之間,北莊鎮出現很多年輕的大腳女性。
隨著編製的日漸稀少,大腳女性不讓進兵營,但還是有大腳女性在軍營外吵鬧著要見李國樓。最後在各方壓力之下,李國樓把醫療隊擴編成二百人,一舉打破女性不當兵的傳統,創立大清第一支女性醫療隊。平安被授予上尉軍銜,成為醫療隊的第一任指揮官。
新武軍借著勝利春風,迎來曆史上第一次擴招。當然李國樓不會讓新招收的戰士打仗,這批人全部要回小站鎮。用來打仗的戰士,是以長夫和長槍社的好苗子為主,還有一批投降派,精挑細選之下,有八百多人成為光榮的新武軍戰士。
為了招兵之事,平安還和李國樓大吵一架,因為李國樓不招義和拳拳民,在軍隊裏傳教是非法的,義和拳拳民想參軍,隻有放棄信仰才有機會。平安辯不過李國樓,因為她自己也是放棄信仰,才讓李國樓接納她的,反正義和拳是一個鬆散的民間社團,平安認可了新武軍的招兵原則。之後,義和拳拳民以個人名義,踴躍報名參軍。
李國樓在北莊鎮大肆招兵,引來山東巡撫張人駿的抱怨,直接向同治皇帝控訴新武軍在山東搞婦女解放運動,傷風敗俗,帶壞山東的風氣。
同治皇帝頒發詔書,嚴厲斥責李國樓,讓他停止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為,決不允許大清的軍隊招收女戰士,不過詔書裏隻字沒提已經招收的二百名女性,默認新武軍有二百名女性戰士。同治皇帝想法另類,他以為李國樓以招兵為幌子,重新在軍營裏設立營妓。
雍正皇帝取消官妓製度,軍隊裏的隨軍營妓也同時消亡,這是不能擺在台麵上說的事。從司馬遷《史記》開始記載漢軍裏有營妓,可以說中華數千年的軍妓製度是到雍正皇帝手裏正式終結,雍正皇帝還取消了戶籍製度的終身製,優伶、娼妓的後代也能參加科考,進入仕途。從這一點講,雍正皇帝是大清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但一種製度存在數千年,就有它的合理性,不能一概否認。此時大清館驛裏,官妓明目張膽的生活在館驛裏,軍隊周邊是林立的妓院,變相的官妓製度又回來了。
李國樓讓古老的行業重新回到軍營,同治皇帝認為對軍隊的戰鬥力有提升,便認可了李國樓收攬女兵的創舉。同樣的理由,同治皇帝不能昭告天下,反而維護天下的婦女同胞,一紙詔書痛斥李國樓。
李國樓好似有了尚方寶劍,耀武揚威的讓二百名女戰士走出軍營,每天二百名女戰士扛著毛瑟槍在北莊鎮巡邏,把北莊鎮的風氣搞得翻天覆地,氣得地方官想掛印不幹了,控訴文牘如雪花一樣,飛至山東巡撫張人駿的公案之上。
最後李鴻章出麵擺平,張人駿無奈接受新武軍每年在山東招收二千人的指標,其中包括女性同胞。李國樓也就收斂一些,沒讓二百名女戰士出營巡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