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收徒(下)(1 / 2)

聽完德爾沃的話,任天行的冷汗都冒出來了,不過轉念一想,現在自己不是沒事麼?隨即又是活潑了起來,“你看你看,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嘛。”

“像這樣的事情出現一次是運氣,我可不想你還有下一次,”看到任天行這笑嘻嘻的模樣,德爾沃沒由來地一氣。

“呃,是是,不會有下次了,”看到德爾沃嚴肅起來的麵孔,任天行趕緊應喏道。

德爾沃一把抓起了任天行的手,另一隻手掌放在任天行的額頭上,任天行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給蒙住了,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但是現在自己心裏卻又是不敢亂動。

過了好一會,德爾沃才把手收回來,然後麵帶喜色的說道:“哈哈,你這小子,果真不錯,真是天賦異稟啊。”

發現德爾沃並不是對自己做了些什麼,任天行鬆了一口氣,“前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麵對任天行的詢問,德爾沃好像並沒有聽見,卻是在那喃喃自語,“沒有錯了,這是元素之體啊,真是元素之體啊,哈哈,真沒想到,這稀罕的元素之體在這不修煉魔法的東方大陸竟然也會出現,這世界之大,果真是玄妙無比啊。”

“前輩,前輩,”發現眼前這名老魔法師好像回複正常了,任天行再次出聲叫喚道。

“啊哈哈,真抱歉,剛剛太激動,太激動了,”發現自己剛剛的失態,德爾沃臉皮再厚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聲音也有點不太自然了,不過很快便是恢複了過來。

“小子,你可是個天才啊,”德爾沃激動地對任天行說道:“元素之體,哈哈,你竟然會是這極為難得的元素之體。”

“元素之體又是什麼?”任天行發現自己今天的疑問比自己懂事起所有的疑問加起來還要多。

聽到任天行的疑問,德爾沃才反應過來,自己剛剛還是太激動了,這元素之體自己都是偶爾才得知的,就別說這連魔法都不懂的小子了。

“這元素之體,說簡單些就是對魔法親和力比一般人要強大無數倍,打個比方說,別人要從最基本的冥想,然後再溝通魔法元素,最後才簽訂契約,而元素之體便是能夠使得你不用刻意去溝通魔法元素,他們也會來親近你,這就是元素之體。”

“哦,那這樣說來我不就是九大魔法都能學會了?”聽到這,任天行止不住的興奮了起來。

“按理來說,似乎真的是這樣,不過古往今來還真沒聽過哪個元素之體能夠全係修煉的,最多的好像也就同修三係而已,”停頓了一下,德爾沃接著說道:“這魔法修煉,每多修煉一係的魔法便要多分一份心,打個比方說,也就是說如果你精修一係魔法,那麼你可以投入十分的精力去修煉,但是如果你多修煉一係,那麼你就得分出一半精力去修煉另一係,如果你修煉得更多,那麼你的精力便要分散更多,那麼你這就跟別人專修一係投入全部精力的人差距就大了,想要進步更是難上加難,這必須要同時兼顧,要不達不到溝通圓滿的境界,實力是不能完全的發揮出來,當然,多係兼修的話如果能修煉到大成境界,那麼肯定是比以一般人要厲害的,不過,這太難,幾乎沒有人能成功過。”

“按照這個說法,好像也真的是太難了,”任天行點了點頭,然後又是一個疑問,“溝通圓滿是什麼?”

“這個溝通指的是在於魔法元素簽訂了契約以後修煉中的溝通,對於剛簽訂契約的魔法學徒,在使用魔法前要結印,還要配合咒語,對於魔法元素的運用就好比是在借用一件外物似的,要得要先詢問得到同意方可動用,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那些學徒們的魔法會經常性的失敗了,”德爾沃在地上站了起來,雙手拍了拍身上袍子上的泥土,用著一種自己認為相對通俗易懂的方式對任天行闡述道,“所以,魔法師的等級定位也很簡單,就是與魔法元素的溝通默契度的高低,這其中精神力境界是關鍵,精神力不夠,魔法元素們也不會認可你,如果精神力隨之強大了,那麼你與魔法元素的溝通度也隨之跟著提升,就好像一個簽訂契約後的那種初步溝通水平便算是魔法學徒,因為他們的精神力境界隻是初級的水平。”

德爾沃停了下來,看了看任天行,似乎是讓他消化一下這些內容,在看得對方好像是有點懂了的神情後,接著說道:“這和魔法元素的初步溝通,便是魔法學徒,魔法學徒在使用魔法的時候就好像跟別人借東西,別人肯接,那麼就能成,如果不接,那麼這次的魔法便算是失敗,而且精神力不高,對魔法的使用頻率也不高,精神力匱缺了,便是需要冥想才能恢複,所以魔法修煉就是不斷地去冥想提高精神力,不斷地去參悟魔法的本源,當精神力強大了後,和魔法元素的溝通度也會相對的提升,而且也能駕馭更為高級的魔法,當提升到初級、中級、甚至於是高級、魔導師以上的境界,這其中你和魔法元素的關係就好像是從一個初開始需要借的關發展到像是朋友般去尋求幫助的關係,甚至熟悉後可以自己直接動用朋友的東西的關係,從中都不需要去詢問,精神力與你對魔法元素的溝通度是成正比的,這溝通度越高,實力可以說是越強,以至於到了最後這魔法元素就好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意念一動,這魔法就隨之而來,甚至到了最後的溝通大圓滿境界,這魔法元素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足,到了這個境界在你碰到危險時,這魔法元素就好像自己的手足似的,還能做出本能的自衛反應,不過這些對你來說還是太遠了,還是一步一步地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