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脈,西南方連綿山峰酷似大象長鼻汲水。
在“大象”的“額頭”處坐落著一處道觀。
這便是位於龍虎山象鼻峰的凝真宮!
凝真宮祖師與天師府祖師乃是同門師兄弟。
可如今的凝真宮掌門三缺真人,與天師府掌門一淺真人,已有數十年未打過交道。
不光沒有交集,三缺真人打心眼裏看不起一淺真人!
他覺得一淺道行都修到狗身上了!變相霸占了三清宮不說,又跑到京城對朝廷獻媚。
如今一淺搖身一變,靠著朝廷權勢變成龍虎山掌教!他何德何能?執掌龍虎山道教各脈!
還恬不知恥地鼓動太後下旨,索要凝真宮至寶“生符盒”!
被三缺真人斷然拒絕!
象鼻峰上,今夜星疏雲淡,三缺真人負著雙手仰望夜空。
他身形修長,麵如冠玉,也是一表人才。
和那一淺真人的區別是,他的仙家風度乃是由內而外,一淺真人隻是個皮囊而已。
三缺真人不缺資曆、不缺法力、不缺聲望!
缺的是入世之姿態、功利之目標、圓滑之手段。
他自號三缺,是為了警醒,勿要步入世俗泥潭同流合汙!
他已接到消息,一淺真人已聯手金仙觀、逍遙觀,不日將來象鼻峰興師問罪!
今夜,象鼻峰夜風乍起,他紋絲不動,任那朱藍道袍迎風飄起。
“師父,夜已深,回殿吧!”
一個年近三十的道士在三缺真人身後畢恭畢敬地喊道。
“求真,你且過來。”三缺真人道。
名喚求真的這個道士,相貌平平,中等身材。
唯有一雙深邃黑目,深不可測,令他與俗世之人那麻木雙眸迥然不同。
求真恭敬地走到師父身邊。
三缺真人指著天上一顆迷蒙星鬥問:“你看,那是何星?”
求真仔細一看,大驚:“師父,某非這是七煞?”
三缺真人長歎一聲:“正是七煞星。”
求真匆忙掐指一算,此七煞星處於西北,正是京城方向!他知今日朝廷再次派人來下詔,又被師父斷然拒絕。
三缺真人突問:“你為何入我凝真宮?”
求真忙回道:“凝真宮弘揚道家正法,師父一身正氣,弟子欽佩,也想成為正正之人!”
三清真人笑得清冷:“隻怕為師這清高架子也端不了太久!你須記住,凝真宮哪怕唯剩你一人,也須將天師正法傳下去!”求真震驚!同門師兄弟不下二十人,為何師父今夜突發此言!
三清真人緩緩道:“我凝真宮門下弟子為龍虎山各脈中最稀少,皆因我眼光甚高!這二十名弟子裏,你不是最有天分,也不是最有潛力,但是你、心誌最堅!”
三缺真人又說道:“你記不記得當年為了入門,你跪在殿前三天三夜?”
求真怎能忘記!
他是個孤兒,吃百家飯長大,直到十歲方才知世上有道家正法!
他如癡如醉,靠著打短工賺取盤纏來到龍虎山。
又為各脈輪流做了半年雜活,才確定要拜凝真宮三缺真人為師!
本來三缺真人見他已經成人,又天資平平,不願收其為徒。
可求真他為了拜師,三天三夜跪在殿前沒有動過。
他不吃不喝,直至跪倒在地,昏迷了數日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