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鳴九
我們麵前的這個文庫,其前身是“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係”,或者說,現今的這個文庫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個書係為基礎的,對此,有必要略作說明。
原來的“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係”,是明確以社會文化積累為目的的一個外國文學編選出版項目,該書係的每一種,皆以一位經典作家為對象,全麵編選譯介其主要的文學作品及相關的資料,再加上生平年表與帶研究性的編選者序,力求展示出該作家的全部文學精華,成為該作家整體的一個最佳縮影,使讀者一書在手,一個特定作家的整個精神風貌的方方麵麵盡收眼底。“書係”這種做法的明顯特點,是講究編選中的學術含量,因此呈現在一本書裏,自然是多了一層全麵性、總結性、綜合性,比一般僅以某個具體作品為對象的譯介上了一個台階,是外國文學的譯介進行到一定層次,社會需要所促成的一種境界,因為精選集是社會文化積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簡便有效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同時滿足閱讀欣賞、文化教育以至學術研究等廣泛的社會需要。
我之所以有創辦精選書係的想法,一方麵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是搞文學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對綜合與總結總有一種癖好。另一方麵,則是受法國伽利瑪出版社“七星叢書”的直接啟發,這套書其實就是一套規模宏大的精選集叢書,已經成為世界上文學編選與文化積累的具有經典示範意義的大型出版事業,標誌著法國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視的高超水平。
“書係”於1997年問世後,逐漸得到了外國文學界一些在各自領域裏都享有聲譽的學者、翻譯家的支持與合作,多年堅持,慘淡經營,經過長達十五年的努力,總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種,編選完成八十種的規模,在外國文學領域裏成為一項舉足輕重、令人矚目的巨型工程。
這樣一套大規模的書,首尾時間相距如此之遠,前與後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盡如人意是在所難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決。事實上,作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譯、名編選”為特點的文化積累文庫,在一個十幾億人口大國的社會文化需求麵前,也的確存在著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這樣一個數千萬字的大文庫要再版重印談何容易,特別是在人文書籍市場萎縮的近幾年,更是如此。幾乎所有的出版家都會在這樣一個大項目麵前望而卻步,裹足不前,盡管欣賞有加者、嘖嘖稱道者皆頗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這種令人感慨的氛圍中,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老總賀鵬飛先生卻以當前罕見的人文熱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氣魄與堅定決心,將這個文庫接手過去,準備加以承續、延伸、修繕與裝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擴建……與此同時,上海三聯書店得悉“文庫”出版計劃,則主動提出由其承擔“文庫”的出版任務,以期為優質文化的積累貢獻一份力量。眼見又有這樣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積極參與“文庫”的建設,頗呈現“珠聯璧合”、“強強聯手”之勢,我倍感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