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治療(1 / 2)

孫思邈正和李世民派來的太醫討論杜如晦病情時,忽然聽到杜府的下人說宋王殿下派人來找他,如今人已來到府中。孫思邈便出去了,他也很好奇宋王這個時候找他幹什麼。就在今天,他已經知道李元嘉被貶為宋王了。

孫思邈來到院中,看到接他來長安的宇文忠,宇文忠的手裏還抱著一堆紙卷,不知是什麼東西。宇文忠見到孫思邈,道:“孫道長,這是我家殿下讓我送給你的東西,說是可能對杜大人的病有幫助。”

孫思邈看著宇文忠遞來的卷紙,雖不隻是什麼,但還是說道:“宋王殿下有心了,帶我謝過宋王殿下。”

“屬下一定會轉告我家殿下的。還有,我家殿下希望此事結束後孫道長能來王府一聚,我家殿下說是有要事和孫道長相商。”

“哈哈,你不說我也會去找你家殿下的,你要記得你家殿下還欠我一卷《青囊經》呢。”

“那就多謝孫道長了,我還要回去和我家殿下稟告,先行一步。”說完作揖離開

孫思邈看著宇文忠離開的背影,思索片刻,便回屋了。回到屋裏,徐太醫看到孫思邈去的時候空著雙手,來的時候雙手抱滿了紙卷,便問道:“孫道長手裏的書卷是什麼?剛才您出去的時候還兩手空空,這莫非是剛才宋王派人送來的?”

“對啊?是什麼啊?孫道長打開讓我們也瞅瞅。”

“是啊。”

“這時候宋王殿下送你書卷幹什麼?莫非是字畫?我可聽說這位宋王殿下書畫雙絕啊!”

“也不應該啊,這時候宋王送書畫來什麼意思啊?”

其他的太醫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了,孫思邈看到後,道:“好了,送的什麼打開看看不就知道是什麼了嗎?”說完將書卷遞給在座的眾人。

各位醫師分別打開手裏的書卷,全都低頭看了下去。這一看,再也沒有人說話了,全都低頭思索著什麼,眉頭緊皺。

孫思邈也打開手裏的書卷,一眼掃過便知道這是一道藥方,拿起來細細看起來了。屋裏頓時安靜了下來,隻有手指摩擦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

“好,這藥方秒啊,這味藥簡直是神來之筆!”

“不對,這藥方好怪,咋看起來不和藥理,分不清君臣佐使,可細細品味起來卻有它獨特的道理,隻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我這藥方卻是暗合人體五行,以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渾然一體。”

“我這也不錯。”

“我這藥方想法也很新穎。”

“我這也是。”

眾位醫師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孫思邈看到後,道:“各位不要急著討論,還有這麼多藥方,大家都細細看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杜大人病情的辦法。”

“道長說的是,隻是道長、這麼多方子真是宋王殿下送來的?莫非宋王殿下還是個醫術高手?”

“貧道也不知道,貧道剛來長安不久,知道的可能還不如各位知道的多。不過貧道猜測宋王手裏可能有很多失傳的醫家名典。神醫華佗的《青囊經》可能就在宋王手裏。”

“《青囊經》!”

“怎麼可能?”

“《青囊經》不是失傳了嗎?”

“真的是華佗神醫的《青囊經》?”

“孫道長,你確定嗎?”

孫思邈看著嘈雜的場麵,高喊道:“各位不要激動,我隻說宋王可能有神醫華佗的《青囊經》,就算是有,宋王會輕易的拿出來給各位一觀嗎?”

孫思邈停頓了一下,又道:“貧道本在太白山隱居,是聽說宋王殿下手裏有《青囊經》才來到長安的。來了發現杜大人病重,受宋王殿下所托來醫治杜大人,杜大人是位好官,貧道也想醫好杜大人。之前我們一籌莫展 ,對杜大人的病束手無策,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這說千種案例,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從中找到醫治杜大人的辦法。

“如果各位能夠醫好杜大人,還怕宋王吝嗇一本《青囊經》嗎?”

“道長說的是,我等一定盡力醫治杜大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兮,天下嚷嚷皆為利往,醫道不古,人心不古啊。

誰都知道杜大人深受當今陛下信任,倚為左膀右臂,杜大人病重,一來本就難治,二來各位醫師怕擔責任,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選擇最穩妥的治療方案,但最穩妥的方案也是最沒有效果的方案。治不死不加重病情是他們的首要選擇,白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