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拜見義父!”朱元璋如墜夢中,猛地搖了搖頭,張翠山與他情同父子,早就想認這個幹爹了,當下不再遲疑,納頭便拜。
“我兒免禮!”張翠山望著這個已經超過自己肩頭的義子,一臉的欣慰。
“就是這兩天,我安排人搞個儀式,不能委屈了我兒。”張翠山最是務實,本是不喜排場之人,隻不過他自身的境況有些危急,日後如果情況不變的話,朱元璋將會是黑水軍新一代的領軍人物,禮不可廢。
******
“恭喜大帥收得佳兒!”認親典禮上,山東六府之地的各路大佬紛紛趕來祝賀,甚至遠在河南的劉福通、江浙的張士誠亦是派人送來一份重禮,以示慶賀。
“少帥人中之龍,依在下看已經有了大帥幾分的風采,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李善長雖然是朱元璋的老師,可是有了少帥的身份之後,語氣上也多了幾分恭敬。
“大帥高明,元璋之名意義長遠,伯溫隻有一個兩個字:佩服!”劉伯溫曾經認為張翠山太過仁厚,不似開國之主的料兒,可是他對其人格魅力早已是深入人心,亦願全力相助,隻是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秘密不曾透露。
那就是有仁心是件好事,可要想恢複這千瘡百顧惜孔的舊山河,非殺伐之人不可當之,在這一點上,自小就堅毅無比的朱元璋更為合適。
他教導朱元璋已有數年,親眼所見這個孩子每天睡覺不過兩個時辰,軍務政務無一不是用心觀察,尤其是對一些不法之事最是深惡痛絕,每次二人在討論治理的問題上,朱元璋都是奉行用重典,而張翠山出身名門正派,出手之際大多慈悲,喜歡留後路,這也是二人之間最為明顯的區別。
“大帥的眼光不會錯!既是大帥的決定,三軍之中自是無人不服!”郭子興隨沈萬三出洋做生意,黑水軍中自程峰以下無不對張翠山的決定予以最為肯定的支持,這是大家對張翠山眼光最充分的信任。
軍民雖然為張翠山傳位之事略有不解,卻也是全力支持,隻是在商會方麵,郭震鋒、崔連植等老於世故之人沒有輕下定語。
“翠山,你正值春秋鼎盛,縱然身有小疾日後亦能治愈,何必這麼著急傳位於一個幼子呢?”郭震鋒有些不理解張翠山的想法。
“郭叔有所不知,我這傷怕是好不了了,日後黑水軍總得有個帶頭的,這也算是未雨綢繆。”張翠山不得不解釋一二。
“元璋這孩子是咱們大家看著長大的,素有謀略,也是你最佳的接班人,隻是他年紀尚幼,再打磨幾年再出去獨當一麵也不遲啊!”郭震鋒等人對朱元璋並無偏見,隻是擔心其年幼不足以服眾。
“郭叔,你是個明白人,那我就明說了,你們是不是擔心元璋上任以後,商會之事會有變動?”張翠山也不打謎語,似笑非笑地盯著郭震鋒那一臉褶子的老臉,後者心事被看穿滿臉的不自在。
“翠山,郭叔我人蠢嘴笨,你該清楚我的意思。”郭震鋒的小算盤被張翠山識破,底氣明顯不足起來。
“商會是濟南府諸位商家共同的心血,並非張翠山一人之功,在這件事上我會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見,你們放心,此事我早有安排!”張翠山笑著從懷中摸出一張細帛。
“濟南商會是黑水軍的後勤保障,乃是成軍的重中之重,諸事不可擅專,須得商會諸股東集體決議,非到萬不得己不可輕動。另外,若是元璋頑劣,軍、政、商三方合議之後,五年之內可行廢立???”郭震鋒帶上老花鏡,讀著讀著就眉開眼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