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山行伍出身與人動手少有留力,更兼他功力大增之後下手沒個輕重,竟是一個回合之下就傷了渡難。
“好功夫!”楊正雄看出了張翠山步法的精妙,讚了一聲好。
韋一笑手也快,在渡難中招失神之際一把搶了鐵索就退,可惜渡難雖然受挫,受傷卻是不重,咬牙朝著二位師兄靠攏,渡難和渡厄將鐵索舞得風雨不透,再也不容張、陽二人近身。
“兄弟用兵刃!”陽頂天見一時奈何不得三僧,招呼張翠山抄家夥,這個小兄弟的槍法如神,論精妙或有不及三僧聯後,但威力猶勝。
“好咧!”張翠山一槍在手,更是威風,單使輪回第一式,一輪快槍就破開了三僧的防禦,渡難手無寸鐵,更是險些被一槍洞穿胸口,多虧渡厄揮索解救,饒是如此也在胸前開了個口子。
鐵索陣被輕鬆破解,三僧索xing棄索出掌,韋一笑原以為三僧沒了鐵索就發揮不出金剛伏魔圈的威力,欺身朝渡難背後就是一記寒冰綿掌。
張翠山的眼力高明,看出渡難是最弱的一環,韋一笑也跟著撿最不濟的欺負,可是哪裏知道跟人家差得甚遠,張翠山能打退渡難,卻不代表他韋一笑也行。
渡難被張翠山一陣狂毆,心下早就憋了一口氣,看也不看韋一笑的掌力,反手就是一記須彌山掌排出,寒冰綿掌雖然厲害,但還沒能練到隔空發力的境界,韋一笑一聲慘呼,被打得倒飛了出去。
乘著這一空當,張翠山和陽頂天挺身而進,橫插在三渡中間,讓其首尾不得相連,再也發揮不出金剛伏魔圈的全部威力。
三僧近鬥也是一把好手,陣勢雖亂也不慌張,各自出拳揮掌,與二人鬥於一處。
張翠山與陽頂天雖然相處不過數日,但是一人主攻一人主守,成功將三僧分開,以二敵三竟是不落下風。
陽頂天牢牢纏住三僧之中功力最高的渡厄,雖然渡厄此時的功夫已經不在前者之下,隻是十年前雖然敗過一場,心裏的陰影猶在,心下生怯功夫自然打了一個折扣。
而陽頂天的戰力雖減,但眼力和修為尚在,憑借豐富的戰鬥技巧將渡厄打得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點據了絕對的上風。
另一頭的戰鬥更是精彩,渡劫修成了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中的伏虎拳,每拳擊出隱有虎嘯之勢,再配上他高深的功力,風頭強勁,渡難也是抖起精神,以須彌山掌遠遠地招呼著張翠山,這門功夫甚是神奇,掌力竟是不隨距離的遠近而稍減,他不敢與張翠山近鬥,之前的那輪快攻實把他給嚇住了,若非與師兄聯手,他真想直接認輸了事。
人家既然是空手相鬥,張翠山也不再倚仗兵刃之利,收起了輪回槍,拳腳上見高下。
楊正雄和周自在以及何棄療三位宗師高手亦是看得xing起,在一旁當起了裁判。
三人眼界即高,見識又廣,見張翠山奇招層出不窮,先是驚歎,到得後來忍不住高聲呼喝,唱起招來。
張翠山年餘功夫不得全力出手,今日傷勢全愈打得興起,亦是覺得渾身一陣舒暢,以一敵二兀自攻多守少,各種宗師級的頂尖武學在他的手上仿佛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勁,甚至這些武學在他的手上威力猶盛,較之原版還要強了三分。
“天南宗師上官鵬的刀掌!”
“丐幫的降龍十八掌!”
“少林派的金剛不壞體!”
這也還罷了,少林三渡縱橫江湖幾十年,哪種類型的高手沒有見過,諸般奇功絕藝在他們的麵前也隻能造成一時的驚愕,可是張翠山在露出最後一手時,著實把三個老頭子給搞懵了。
渡劫一拳拍向張翠山,後者也不刻意閃躲,隻是避開要穴,任由這老和尚一拳擊在自己的胸口上。
“啊!”的一聲驚叫聲響起,卻是渡劫連退數步,而張翠山昂首挺立,還稍帶著朝渡難踢出一腳將其迫退。
“你並非我少林弟子,何以修成金剛不壞體神功?”被打者看似渾若無事,可是打人的隻覺手上一陣灼痛,手腕差點兒脫臼,忍不住驚聲問道。
“本派除了渡月師兄和他的親傳弟子空見師侄之外無一人能習成,你又是從哪裏學來的?”渡難也跟過來叫囂,表情那叫一個義憤填膺。
宋、元兩代,各大門派的絕學固然知名度固然極高,可是偷師並不是件光彩的事,少林派又是流傳近千年的老牌號,攤上這種事當然要追究到底。
當年張三豐就是在暗中學會了九陽真經的部分內容,之後脫出少林創了武當一派,隻是這個老道士太厲害少林中人打不過才忍氣吞聲,難道說這也是老道士當年帶出去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