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來土掩(1 / 2)

箭樓之戰黑水軍一方大勝,之後數日間察罕並未發動大規模的攻城行動,每次隻派出幾千軍士罵罵陣,和黑水軍鬥鬥將,雙方各有輸贏。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雙方皆是人困馬乏,聊城府的上空盤繞著一股緊張空氣,李善長、劉伯溫等機變百出之士明知蒙古軍用的是疲兵之計也無破解之道。

轉眼間就到了秋收的季節,張翠山不願因為戰事而影響了百姓的收成,手書一封和伯顏約定等九月過了再戰不遲。

信中提及若是不顧百姓的死活,大可一戰,蒙古軍雖然視人命如草芥,卻也不敢公然承擔下這個罪名,在雙方有意克製之下,兩軍雖有小摩擦,卻也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事。

秋收過後,天氣幹燥,察罕知道聊城兵精糧足,隻有出奇謀才能獲勝。

他拿不下黑水軍,在伯顏麵前抬不起頭,自覺是被張翠山給比下去了,一向心同氣傲的察罕如何能咽下這口氣,迫切需要一場勝仗來鼓舞士氣,遂召集一眾手下商議。

“月前一場大戰,我方損失近三萬人馬,再這樣打下去怕也占不得上風,各位有什麼良策能打下聊城府?”

“我軍人馬雖多,可是黑水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攻城掠過卻也不占優勢,硬拚不是辦法。”布諾也沒了初時的信心。

“將軍,王爺曾言圍而不攻,給聊城府的守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在城外布下埋伏,猶如擇人而噬的猛獸,待得聊城府糧草斷絕,看看他們還能剩幾分戰力。”魯平心思簡單,竟是忘了秋收不久,稻子至少能支撐城內幾萬大軍一月有餘。

“現在氣候幹燥,若是能從儲火油,再以火箭射之,縱是勝不得黑水軍,也可令他們陣營大亂,屆時我們再大舉進攻,還拿不下一個聊城府麼?”巴特心思較細,想了個火攻之計。

“要不要去請示一下王爺?”伯顏雖說已經將指揮權交給察罕,每日裏在後軍不聲不響,但名義上還是這次軍事行動的統帥。

“本將會寫份戰報呈於王爺了,還是等事成之後再說吧。”察罕隻是覺得成功的可能性並沒多大。

蒙古軍兩日之間未曾來攻,聊城府幾位謀士就嗅到了其中的危機。

“韃子想必在憋大招,來日必有一場大戰!”李善長斷然道。

“不錯,這幾日氣候幹燥,莫不是韃子想要火攻不成?”田豐一眼就看穿了察罕的計謀。

“那就多備些滅火之物置於城池,管教韃子火攻之計失敗。”

相比二位謀士的一臉緊張,劉伯溫就有些無所事事了,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副高士風範。

“先生怎地不整一段高論?”唐文超之前一直是劉伯溫的貼身護衛,最是佩服劉伯溫算無遺策,莫不是劉先生不認為韃子會火攻麼?

“唐將軍,你也算本地人了,不知有沒有觀察過這幾日刮的是什麼風?”劉伯溫實在是熬不過唐文超的追問,淡然一笑,開口問道。

“這個倒是沒有注意,你等我一下啊!”唐文超屁顛顛地跑到外麵感受了一番,回來後道:“是東南風!”

“韃子駐軍於聊城府西北部,如果是東南風,那火攻之後氣流會吹向哪一方?”這幾日劉伯溫圍棋下得有些膩了,整個營中再無對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劉伯溫幹脆奈心地跟唐文超解釋起來。

其實火攻之事張翠山私下裏早就跟劉伯溫商議過了,若不是不想激怒伯顏,早就派一支隊伍去放火燒掉韃子的大營了。

蒙古軍想要火攻,成功率極低。

又過了一日,風向變換,終於刮了一場西北風,察罕見狀大喜,趕緊派出幾隊弓弩手射出火箭,一輪長箭射出之後,黑水軍有條不紊地以細沙、井水之物滅火。

還沒等蒙古軍射出第二輪火箭,隻聽一聲悶響在營中炸開,天空中劃過幾道閃電,緊接著就下起了飄泊大雨,雨點子砸在人身上隱隱生疼,可見這雨下得多大了。

這個時候,守軍的滅火之物還有大半未用,而蒙古軍辛辛苦苦積攢的幾百斤火油也都白準備了。

察罕苦著臉問蒼天:“為何天都不助我?”

粉碎了蒙古軍的火攻之後,聊城府也展開了爭議。

“若是留在聊城府和韃子再拚下去,半年之後退回濟南,黑水軍將再無征伐之力,大帥還請三思!”李善長考慮問題比較全麵,再僵持下去,對黑水軍的未來發展不利。

“韃子久久不退,如今城內已是人心惶惶,雖然退兵可能會對黑水軍的聲勢不利,但大丈夫不爭一時短長,兩害相權取其輕,大帥可要未雨綢繆啊!”劉伯溫這幾日在城中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也建議張翠山棄了聊城迅速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