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炮轟巴特(1 / 2)

收複聊城府之後,黑水軍實行安撫百姓,戰後重建工作,並貼出告示——招募兵員。

依照張翠山原來的想法本想招三萬人馬,可有了胡威的敵後特戰隊加入,原計劃有所改動,隻招兩萬。

這大半年來,濟南商會迅速發展,單以財力而論養活兩萬和三萬士兵完全承擔得起,可是李善長卻是給出了不同的意見:“兵貴精而不在多,而且我們可以利用餘下的錢財發展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比一味追求兵多將廣更為重要!”

這話正合張翠山的心意,於是乎拍板決定,多出來的一萬軍餉在聊城府開辦學堂、醫館,為百姓多謀些福益。

黑水軍在聊城府略作休整,三日之後朝著河北進發。

???

察罕與布諾在涿州府合軍之後,兵員已經達到七萬餘人,而且騎兵占了大多數,這麼多人的後勤供給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以察罕最初的作戰計劃,是兩軍彙於聊城府共拒黑水軍,哪知剛出了大都城就不斷受到敵軍的騷擾,布諾軍也丟了聊城府,黑水軍準備充足,短時間內反攻回去已是不可能了,更為頭疼的則是唐文超和郭子興的隊伍像幽靈似的緊咬著不放,時不時的還露個麵給他們製造點麻煩,把蒙古軍中頂級的兩位大將折騰的焦頭爛額。

“戰又不戰,退又不退,他們到底想幹什麼?”布諾被唐、郭二人給惡心到了。

每次擺好陣仗以為可以幹上一場的時候他們就撤退,想追又怕中埋伏,搞得蒙古軍疲憊不堪。

“此番張翠山攻了我等一個措手不及,絕對不是一個偶然,既然唐文超他們不肯退兵,顯然不是一個偶然,依本將看黑水軍下一步的目標怕是涿州了。”察罕狐疑道。

“那怎麼辦?來的時候匆忙,糧草不多,根本經不起大規模的戰爭。”布諾苦著臉道。

聊城府失守之後就沒了大本營,而察罕所攜的糧草也不多,他們又不敢貿然回軍,再這樣下去七萬多人怕是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涿州並不富裕,看來要調撥一些糧草過來了。”察罕無奈地歎了口氣。

???

聊城府投軍的青壯子弟不計其數,本著擇優而錄的宗旨選出兩萬人,分成二十個千人隊進行初級的訓練,三日之後,黑水軍休整完畢,再次踏上了征途。

“大帥,大軍既已出發,是不是調回郭、唐二位將軍,眼下程將軍學藝未歸,如果再有大的戰事,怕是軍中的戰將不足啊!”

“既然已經收複聊城,派出郭子興他們的戰略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本帥這就下令他們收兵。”張翠山點了點頭,隻是下意識裏卻是覺得這兩位愛將不會就這麼輕易退回來。

???

“大帥已經率大軍離開聊城,朝著太行山方向而去,臨行前傳來消息,說是察罕心高氣傲,咱們接二連三地騷擾,隱忍也該到極限了,這幾天怕是會有所行動了。”唐文超身為主將,極是認同張翠山的觀點。

“就這麼撤回去,是不是太早了點?”郭子興的口氣裏明顯有些不甘。

唐文超那雙狹長的細眼眯了起來,仔細回味了一下郭子興的話,笑罵了一句後才問道:“你想怎麼搞?”在他看來,此次行動已經滅了千餘名蒙古軍的斥候隊,成功拖住了察罕援救聊城,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比較容易知足,也該收手了。

“再打一場就收兵和大帥會合怎麼樣?”郭子興略忖了一下,眼前一亮,向唐文超提議道:“韃子的兵力雖多,卻疲於趕路,來時倉促,軍中糧草必定不足,若想解決這個問題,隻有兩個方法,一是就近各州府征糧;二是向大都求援。”

“有道理,你認為察罕會選擇哪一種方法?”唐文超知道郭子興還有下文,適時地接口提問以便後者繼續說下去。

“第二種!”郭子興毫不遲疑,又侃侃而道:“布諾丟了聊城府,察罕救援不利,伯顏一係在朝堂上的地位必然會變得有些被動,很難再調撥出一批糧草給察罕,所以後者隻能就地征糧!”

唐文超是泥腿子出手,沒讀過什麼兵書,能打上幾場勝仗已經是心滿意足;而郭子興則不然,田豐多年的栽培使他擁有了一軍統帥的眼力,從一些蛛絲馬跡上就可以推測、揣摩出上位者的戰略布局,甚至還能布署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已是有了獨當一麵之能。

“行啊郭兄弟!這些話大帥的信裏可沒說!”唐文超聽到這裏不禁對郭子興大為佩服,論武力二人或許不相伯仲,可在智謀上卻是分出了高下。

“好好利用這裏,你也一樣能想到!”郭子興沒被唐文超的一記馬屁拍暈,指著自己的腦子道。

“知道你有本事,說說具體的計劃!”唐文超連聲催促。

“涿州貧弱,人口又少,沒啥藏貨,察罕應該會其它的州府征糧。”郭子興說著攤開地圖,指了一處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