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當年曾和明教的莊錚旗使有過一麵之緣,你直接找他去也成的!”劉福通的意思是繞開韓山童也未必辦不成事。
“明王徒有虛名,郭兄弟不如也跟我一道離開吧!程大哥和唐兄弟他們都念著你呢。”韓山童不念張翠山數番救命之恩薄情寡義,跟著這樣的領導沒啥前途,郭子興勸劉福通離開紅巾軍回歸黑水軍。
劉福通搖了搖頭才道:“大哥有疾,本來我該跟你跑一趟西域的,可是明王對兄弟有知遇之恩,我斷不能舍他而去,兄弟們的好意福通心領了,盼郭兄弟你此次西域之行馬到功成,保重!”
二人灑淚而別,郭子興兜了個圈子,帶著劉福通所贈的盤纏馬匹,一路向西而去。
風餐露宿,兩天的功夫就到了大漠深處,這裏氣候幹燥,劉福通所贈的雖然是日行千裏的良駒,可是在長途奔襲、水源得不到及時供給之下也有些乏了,不得己之下,郭子興隻得翻身下馬,提韁而行。
徒步走了幾十裏,郭子興隻覺唇幹欲裂,他伸出舌頭舔了舔嘴唇,又從行囊裏取出水袋,飲了一小口,又給馬兒喝了一些,行走沙漠,一滴水比相同分量的黃金還貴,必須得省著點用。
再走四五裏,他停下了腳步,天色漸暗,日頭西下,已然難辨方向,他悲哀地發現自己迷路了。
正在這個時候一陣疾風劃過,吹得郭子興不由得眯起了眼,目光所及之處出現了一個黑點。
“終於看到人跡了!”郭子興艱難地咧開嘴,大踏步朝著來人迎了過去。
“這位兄台,敢問光明頂怎麼走?”郭子興不等那人來到近前就高聲呼喊。
來人三十歲左右,劍眉星目,甚是俊朗,隻是眉宇間多了一縷陰翳,讓人看了蠻不舒服,不過郭子興已經顧不得這麼多,好不容易才碰到個人,要是等下一個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嗯?兄弟從何而來?”那人停了下來,瞄了郭子興一眼,這年輕漢子穿的是製式軍服,和教中的紅巾軍卻是有所不同,莫非他是???
“在下黑水軍郭子興,有要事去見明教的莊錚旗使,還請這位兄台給指個路。”既然已經到了大漠深處,遇上的必定是明教中人,郭子興不疑有他,報出了自家的名號。
“原來是郭兄弟,黑水軍名滿天下,楊某可是聞名已久了,不知道找本教的莊兄弟何事?”來人正是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他奉了陽頂天之命前往中原辦事,哪知半路上卻是碰上了郭子興,當即不動聲色地問道。
“我家大帥患了頑疾,尋醫無數卻是無藥可解,素聞貴教的胡青牛神醫號稱醫仙,在他手上無不可治之病,這才尋了過來。”郭子興哪裏知道楊逍在套自己的底,說出來的都是大實話。
“原來是這樣,貴軍的大帥可是武當高弟張翠山張五俠麼?”楊逍說這話的時候眼中掠過一道恨意,不過他掩飾的很好,一閃即逝,郭子興竟是沒能察覺。
“正是,我家大帥正是出身於武當派。敢問兄台如何稱呼?”郭子興常年和一堆沒有多少心眼的丘八們混在一起,哪裏會想到眼前這個顏值看起來還蠻高的家夥和自家大帥有過一段不小的過節。
“在下明教左使楊逍,天色已晚,咱們還是快點趕回去吧!”沙漠深處一到深夜就會有野狼出沒,二人雖是不懼卻也不想多增麻煩。
對於楊逍的提議,郭子興當然不會反對,拉起戰馬就往前走。
“郭兄弟,大家既然都是習武之人,不如咱們比比腳程如何?”走了沒多遠,楊逍有心看看郭子興的身手。
“楊兄所言甚是。”郭子興單手提韁,展開身法與楊逍並肩而行。
奔行了一陣,楊逍心下暗暗詫異,這小子在黑水軍中不過一普通將領,怎地功力竟深厚若斯,一步踏出就有丈餘遠,實力怕是不在自己之下。
郭子興奔走了數日,本已神困力乏,可是想著早一天尋到胡神醫,大帥的病情就能早一天得到治療,是以盡力前衝,哪裏知道帶路的起了歪心思。
楊逍當日在威海和孤鴻子比武被張翠山一番攪局之後就暗恨在心,他早在年前就已經打聽到張翠山根本就不是什麼峨嵋派的耆宿,而是武當派的弟子,再一打探更是不得了,這小子白手起家,在山東養兵經商,對抗蒙古軍,數場大戰下來已是聲名雀起,幾乎和紅巾軍的首領明王韓山童齊名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