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通糧道(1 / 2)

三日之後脫脫押著糧草趕向安陽府不提,張翠山也開始和一眾屬下謀劃著如何突破蒙古軍的包圍圈趕往濟南府籌糧。

“大帥,依在下看韃子大軍主要封鎖了三條通道,山東、江浙、湖北三地已經被重兵包圍,想要硬闖根本是不可能的。”李善長率先拋磚引玉,展開了話題。

誰都知道蒙古鐵騎的厲害,黑水軍雖然戰力絲毫不弱,但是人手卻少了許多,而張翠山一向以愛護士兵聞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兒他可不會去幹。

“不過通往濟南的路不隻一條,德州、清河皆可通往濟南,隻要弄清韃子在這兩個地方的兵力布署,未必不能打通一條出路。”田豐看著地圖半晌,他的意思很明顯,想回濟南必須要跟蒙古軍打一仗。

“目前形勢對咱們不利,而出動的人馬也是越少越好,伯溫在當地找了幾個向導,打聽到去濟南還有一條小路,不經德州和清河,而是館陶縣。”劉伯溫收集的情報最是詳細,在其他的謀士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他已經找出了解決的辦法。

“伯溫之言有理,就走館陶。”張翠山沉默了片刻之後同意走小路。

“大帥此次主要是為了籌糧,哪怕是途中遇到韃子阻路,也沒必要跟他們鬥個你死我活,不過為了你的安全起見,還是帶上一千隨從吧。”程峰有些不放心張翠山的安危。

宗師級的高手雖然厲害,但是遇到大股敵軍的時候依然有著身殞的危險,程峰說的這一千隨從都是黑水軍中的精銳。

“一千人有點太顯眼了,在機動性上就差了些,五百人吧,特種一營和二營裏各挑二百五十名就夠數了。”唐文超是訓兵的,挑兵是他的長項。

“唐老兄,五百就五百,你幹嘛非得各選二百五?”郭子興覺得有些好笑。

“我看大家這麼緊張,開個玩笑而已。”唐文超見張翠山沒有反對,下去挑人不提。

“大當家此去濟南府責任重大,為了保險起見咱們還要再派出幾路人馬以亂韃子的斥候隊。”李善長又補充了一句。

“先生有何高見?”李善長本來主管後勤,前線打仗的事極少摻和進去,在大都呆的幾個月裏也不知道讀了幾本兵書,謀劃的本事也越來越強,頗有與劉伯溫和田豐一較短長之勢。

“屬下認為要布下四處疑兵就足以令韃子分不清真偽。第一路,由程峰將軍帶兩千輕騎朝清河方向佯攻;第二路由郭子興將軍攻打德州;第三路由唐文超將軍前往江浙;而第四路則由胡威將軍開外武漢。”李善長侃侃而談,頗有指點江山之勢。

天下最有勢力的義軍除安陽府之外,就隻剩下山東的黑水軍,武漢的黃崗紅巾軍以及江浙的張士誠部,蒙古軍肯定會在這幾處的關口嚴加防範。

“劉先生以為如何?”張翠山覺得李善長說得非常有道理,連連點頭,不過他的內心深處仍然認為劉伯溫才是謀主,當然要征求一下其意見。

“善長心思縝密,伯溫佩服。”劉伯溫讚了李善長一句,文人和武將一樣,都想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爭個高低,隻不過劉伯溫有才而個性內斂,對聲名的追求不似李善長那般強烈,這一點也是張翠山最欣賞的。

“伯溫兄客氣了,善長隻是僥幸而已。”李善長嘴裏謙遜,可是臉上那副得意勁兒誰都有看得出來。

“程峰率軍朝德州方向突圍?”伯顏處很快就收到了情報。

“派英霸過去攔截,程峰已是宗師級的修為,別人未必能阻得住他。”察罕根據線報準確作出回應。

“郭子興部往清河方向而去,就讓布諾卻截擊。”

“再傳令江浙和武漢外圍的各處將領,做好防範,決不能讓農民軍衝過防線,看來他們的糧草已盡,蹦達不了幾天了。”伯顏由己度人,盟軍的人口還在蒙古軍之上,現在己方都快斷糧了,相信安陽城也堅持不了多久。

“義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安魯出動的消息,你看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麼古怪?”察罕心思細膩,想到了這一點。

“安魯本是一軍之首,他是不會輕出的,要不然為父猛攻安陽,有哪個能守得住?”伯顏哈哈大笑,並未在意察罕的話。

“也是,巡邏的時辰到了,孩兒出去看看。”察罕總覺得有些庇漏,當即帶了一陣騎兵出了大營。

???????

張翠山帶著五百特種營士兵已經出發,前頭五名身彪悍的特種營丘八人手一柄開山大砍刀,將橫擋在麵前的藤枝、雜草不斷砍下,為五百人的隊伍清理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