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張翠山率領黑水軍撤離安陽城,回濟南。
紅巾軍方麵最終還是立了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主,號小明王。劉福通總攬軍政大權,任平章政事,成為紅巾軍名副其實的主事人。
本來張翠山是屬意劉福通掌管紅巾軍的,隻是顧慮到韓山童還有不少鐵杆屬下,而且這個出身於崆峒派的富二代根本不是做霸主的料兒,自信心嚴重不足,不得己之下隻得答應從濟南方麵調過來幾個精通政事的屬下協助劉福通,這才解了杜遵道毒殺韓山童的一場惡xing事件。
“善長兄弟,大當家如今在各路義軍之中聲望如日中天,為何不趁此機會把紅巾軍這股力量招攬,昔日的盟友收歸到自己麾下多好?”程峰有些不明白張翠山的用意,在他看來黑水軍雖然戰力強盛,但畢竟人手有限,而紅巾軍別的方麵不行,可是一向兵馬充足,兩相互補更是得其所哉。
“程將軍有所不知,紅巾軍雖然聞名天下,可大帥卻還沒把這幫放下鋤頭就會拿起兵刃的農民軍放在眼裏???”都是自己人,李善長也不再揣著掖著,跟程峰打開天窗說亮話。
“軍紀差。隻能打順風仗,一旦失利就不知所措,別說和一向訓練有素的黑水軍打不成一片,哪怕是真的加入了,也未必能增強黑水軍的戰力。”
兵貴精而不在多,深諳此道的張翠山自是不會白白地收納紅巾軍這群戰力不高的隊伍,道理也就在此。
“大帥行事每每有深意,恐怕不隻是善長兄弟所說的這些吧?”郭子興聽得二人聊得xing起,也加入進來。
行軍途中甚是無聊,找個話題聊著也能平添樂趣,李善長自負智者,當然不肯示弱,當下補充道:“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兩位將軍都是軍中高層,不過可不許說給旁人聽噢。”
程、郭二人連道不會。
李善長這才神神叨叨地道:“紅巾軍起事之初並無作戰方案,一切以狀大自身實力為主,短時間之內征到了數十萬大軍,不說別的單是軍餉就是個天大的數額,據善長所知,隻有百夫長級別以上的才能領到軍餉,至於那些基層的丘八隻能保一日三餐罷了。”
“如果吸收了這股紅巾軍,隊伍之中會引起矛盾的,咱們黑水軍的待遇高,而紅巾軍裏的一般士兵隻要管飽就成,給他們按哪個級別開工資?給少了他們肯定不樂意,多了咱們也給不起呀!今時今日的大帥名動天下,若是可著勁兒地招兵買馬的話,就算是突破百萬也不是問題,可他一直將黑水軍控製在十萬人馬以內,原因就在於此。”
李善長洋洋灑酒地總結兩軍的不同,程峰和郭子興二人聽得連連點頭,不遠處的劉伯溫信僵而行,聽了他的話之後卻是沉默不語,李善長的腦袋瓜子雖然也算好用,卻是沒有說到重點上。
杜遵道也不是個傻子,之前早就把張翠山的情況打聽得詳細之極,自忖張翠山不會和紅巾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這才弑殺了韓山童以掌紅巾軍,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張翠山此人最是重情重義,劉福通可是最早跟隨張翠山的小弟之一,受豈能眼睜睜地看其受委屈?就是因為沒有猜到這一點,杜遵道最後落了個死無全屍,還被拖出去喂狗的淒涼下場。
還有一點劉伯溫隻是私下猜測,卻是不敢肯定。那就是張翠山對權力並不熱衷,究其原因可能是內傷日劇的緣故吧,大半條命都要搭進去了,哪裏還有心思去擴張個勞什子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