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1 / 3)

一大清早,數輛馬車拉著肉包子及其大小老婆出了皇宮。連那個才剛生了孩子一個晚上的小妾也是一樣,至於是不是正在做月子、會不會受寒落下病來,完全沒人在意,肉包子更是如此,他連自己那個剛剛落地的長子都沒看半眼,就歡欣鼓舞的帶著眾人出宮來了。

好在,因為之前葉貴妃一向得寵,所以十六殿下的府邸也是早早就建好了。這會兒,除了一些花草數木還沒到位外,其它的東西一應具全。眾人拎包就能入駐。

至於葉貴妃……原本皇帝給了兩日的功夫,讓其搬出韶華殿,可這會兒皇帝被他們娘兒倆給氣暈了,於是,肉包子前腳走,後腳,宮內管事的太監宮女們就跟抄家一樣,把葉貴妃等人全都轟走了,連值錢的東西都沒給她留下多少。

而韶華殿,也改成了皇子院,太後派人過來把院子裏的屋子又多搭建出了一些,隔成了一個一個的小院子,又多蓋出了幾層,年後不過三個月的功夫,就讓滿了七歲正在讀書的皇子們全從妃嬪那裏搬了出來,都住到這裏來了。

而關於皇子們的妾氏等人也進行了規整——年滿十四歲的皇子,才能往屋裏正式放人,妾氏伺候之後要喝藥,等一年後皇子出宮立府、妃子進府後才能停藥。

老皇帝病倒,於是,宮裏宮外的一切喜慶的活動全都要停止下來。從這一點上足可以看出,雖然住在天子腳邊的京城之中,在平日裏總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好處,可某些時候,反倒比其它地方要倒黴一些。

比如,要是有人想造反的話,其主要攻打目標必然會最終定到京城。再比如說,宮裏但凡死了個把有名有姓能蹬得上台麵的人的話,其它地方可以因為消息比較晚、又或比較遠等緣故,是不太會影響到老百姓們的生活的。可京中就不一樣了,誰死了,都得全城人民跟著一起憋著。

不能大擺宴席,不能大肆慶祝,要做出一副“皇帝病了就跟我親爹病了一樣”的態度來,尤其是官家子弟更是如此,要不然,一個不小心再被政敵找著個禦史言官的捅出去,那以後還有沒有好日子過可就是兩說了。

呂悅出宮剛玩兒了一天,就遇上老皇帝病倒,如此敗興的事情,隻能在心裏默默的吐上兩句槽就放到一邊。好在,葉女史大人並不必馬上回宮,宮裏也沒有傳出消息來讓她立即回去,二人倒是悠悠閑閑的在外頭早就歇夠了三日,這才坐著馬車回到宮門口兒。

一路上小轎子晃蕩著的進了宮,到了慈恩殿才下來,宮裏麵依舊寂靜如昔,左右瞧瞧,那些原本為了過年掛上的燈籠、絹製的花草,這會兒也早就取了下來,入眼之處,全是幹幹淨淨人聲不聞的模樣。

二人換過衣裳,先到太後處去請了一回安,太後神色間看著倒還好,似乎並沒被皇帝的病連累的自己也病倒。

想想倒也是,這位老太後可是耗死了足足兩任皇帝才活到這會兒,而且現在還在向著耗死第三任的大路上狂奔著,估計死上個把個人根本不可能動搖其活下去的堅定信心。

請過了安,再加上葉女史伺候的隻是太後,她再怎麼有些身份,也隻不過是個女官,根本沒必要過去親見皇帝。二人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換好素淨些的衣裳,起身到了太後處。

由於皇帝他老人家病倒,所以後宮妃嬪們的每日例行發生了一些變化。雖然那些相對有麵子的妃嬪們,依舊每日都要到太後這裏來請一下安,可卻不會像平時似的,一坐就是一上午,陪著太後說話兒聊天。

有體麵的妃嬪們一大清早要先到太後這裏打上一晃,然後再護送陪同著太後一起去正德殿慰問皇帝。

而前朝那裏,自然有太子殿下進行打理。畢竟,太子從十幾歲時起,就由皇帝帶著天天上朝,這麼多年下來了,對於皇帝的那套業務熟悉得很。而且太子又不是什麼小屁孩兒,心智足夠成熟,完全可以應對每天的各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