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以後,我從美國進修返校,為動力係的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兩專業開出了一門製冷與空調專業課。
該課是由我采用《美國采暖、製冷、空調工程師學會手冊》的基礎篇為主要內容而編寫成的全英文教材。講課方式為中英文相結合。自此,我們的部分學生開始走向製冷與空調領域。
其中,一位學生前去應聘某大型賓館的中央空調係統的技術工作時,其情景十分有趣。
麵試時學生與主管有如下對答:主管問:“你學過哪些製冷與空調課啊?”
學生答:“我學過的是英文版的製冷與空調教材,我們學的是美國ASHRAE的內容,是與國際接軌的。”
主管說:“不會吧!哪有英文版的教材?”
學生呈上我編寫的《製冷與空調》教材。
主管接過,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在全書196頁中,隻從封麵上找到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製冷與空調,侯曼西編,重慶大學出版社)共16個中文字,其餘全為英文,大感驚訝!
主管說:“呀!真有這種書啊!我們最近要進兩台凱利(Carrier,美國空調公司)的機器,全英文說明書,我們都啃不動呢!小夥子,你被錄用了!”
電話那一端傳來了學生激動的聲音,告之精彩的求職過程,並表示對我深深的謝忱。我為學生求職的成功而高興;我為根植於心的自強不息的南開精神而感動;我為在佛羅裏達大學進修期間法倍爾教授和英格利教授推動我走向世界而感激不盡!
200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