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湖美景(2 / 2)

位於白堤東端的斷橋上視域開闊,是完整觀賞西湖南、北水域景觀的最佳地點。因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的主人公白娘子與許仙相識於此,斷橋成為擁有愛情象征意義的、最富盛名的橋。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間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裏桃紅柳綠,遊人如織。

花港觀魚,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裏湖間,範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裏,落英繽紛,呈現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花港觀魚”位於南宋時(12-13世紀)官員盧允升的別墅內,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別墅內鑿池養魚,故名“花港觀魚”。該景觀單元現存禦碑、禦碑亭、魚池及假山等遺址。

柳浪聞鶯

在西湖東岸錢王祠門前水池北側約50米的瀕湖一帶,範圍約0.54公頃,以觀賞濱湖的柳林景觀為主題。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禦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如今,“柳浪聞鶯”依然保留了傳統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間,且行且聽,柳絲拂麵,鶯鳥鳴啼,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範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誌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以月夜裏在島上觀賞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發禪境思考和感悟為欣賞主題。

小瀛洲島在明萬曆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全島以亭台樓閣配以傳統花木構成色彩絢麗的景致,與島內外水光雲天相映,象征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蓬萊仙島。

雙峰插雲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範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

該景觀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民國(1924年)塔毀後以遺址形式保存,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雷峰塔還因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的《白蛇傳》而成為愛情堅貞的象征,賦予了西湖景觀豐富的曆史內涵。2002年,為使遺址不再被風雨剝蝕,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於遺址之上的保護性塔,兼顧恢複了古塔本身及與保俶塔的對景景觀。

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範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淨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該景觀屬佛教文化古跡,以聽覺欣賞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紀)以來就有“東南佛國”的佛教勝地。始建於公元954年的淨慈寺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西湖南北的兩大佛教道場之一。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蕩頻率傳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隨之形成悠揚共振齊鳴的鍾聲。今已成為杭城除夕夜迎新辭舊的撞鍾活動場所。

遊玩西湖,看著這西湖十景,確實讓人心曠神怡,龍傲天最喜歡這些古風古韻的東西,他對白玉林說:“玉林,以後我退隱了,就準備在西湖旁邊建一座莊園,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以享晚年!”

“龍哥,你想的也太多了吧,你現在還不到二十,就考慮晚年的事情!”白玉林沒好氣的說。

“你懂個屁!哥哥我這叫未雨綢繆,人有了目標才有奮鬥的動力。沒有目標幹的再多再好也是漫無目的的蠻幹!”龍傲天在語重心長的教育白玉林。龍傲天最後為什麼成為黑白兩道舉足輕重的人物,就是因為他有目標,把大的目標,化成一個個小目標慢慢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