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傲天說完,再看看高興周早就氣暈過去了,高貴也嚇得渾身發抖,也不敢坐了蹲在那裏。過了好長時間,高興周緩過來了,眼睛瞪著高貴,怒聲說:“高貴,你給我跪下!”
高貴嚇得“噗通”跪下了,高興周沉著臉說:“高貴,你爸爸我也沒什麼文化,但是我愛聽評書。我再評書上,聽到了很多的故事今天我就跟你講一講。這做人講究的是忠孝仁義信!我先說說這忠!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嶽飛,嶽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嶽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嶽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嶽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嶽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嶽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但“國”字沒有一點,象征國內無首。刺完之後,嶽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嶽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嶽飛。嶽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曆代人民所敬仰。”
不說高貴,就連龍傲天也聽的入迷了,覺得高興周說的頭頭是道。高興周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接著說:“這是忠,我再跟你講講這孝,我國古代有這二十四孝——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裏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嚐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嚐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這每一個故事都可歌可泣!”
“再說仁義,這仁義往往是分不開的,有這麼一個故事:“馮諼客孟嚐君” 講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嚐君好士,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馮諼在孟嚐君家曾彈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等歌,因而馮諼食有魚、出有車、他的母親也得到了孟嚐君的照顧。
有一天,孟嚐君出了個通告,詢問府裏的賓客:“有誰熟悉算帳理財,能夠替我到薛地去收債?”馮諼在通告上寫:“我能”。於是孟嚐君派馮諼去收債,辭行的時 候,馮諼問道:“債款全部收齊,用它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呢?”孟嚐君說:“看我家裏缺少什麼東西,就買什麼。”馮諼趕著馬車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應當 還債的百姓都來核對借約。借約核對完了,馮諼假傳孟嚐君的命令,把借款賜給百姓,燒掉借約,百姓齊聲歡呼萬歲。
馮諼又馬不停蹄的趕回齊國都 城,一清早就要求進見孟嚐君。孟嚐君奇怪他回來這麼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見他,問道:“債款全收齊了嗎?怎麼回來的這麼快呀?”馮諼回答說:“收齊了。”孟 嚐君又問:“用它買了些什麼回來呢?”馮諼說:“您說‘家裏缺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您府裏已經堆滿了珍寶,好狗好馬擠滿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滿了美女。您府 裏缺少的東西要算‘義’了,因此我替您買了‘義’。“孟嚐君問:“買義怎麼個買法?”馮諼說:“如今您隻有一塊小小的薛地,卻不能撫育愛護那裏的百姓,反 用商賈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傳您的命令把借約燒了,百姓齊聲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給您買的‘義’啊。”孟嚐君不高興,說:“好吧,先生算了罷!”
過了一年,齊泯王對孟嚐君說:“我不敢拿先王的臣子作為自己的臣子。”孟嚐君隻好回到封邑薛城去住。走到離薛城還有一百裏的地方,百姓扶老攜幼,在大路上迎接孟嚐君,整整有一天。孟嚐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替我田文買的義,竟在今天看到了。”
仁義不象錢或物那樣實在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孟嚐君對馮諼買仁義非常不高興。當孟嚐君被齊王貶出回到薛城時才認識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的得到了回報。真是‘仁義重於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