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征:英語戲劇的世界(1 / 2)

張征:英語戲劇的世界

封麵故事

作者:丘濂

張征的名片上有一串讓人眼花繚亂的職務:某翻譯配音工作室合夥人、同聲傳譯員、獨立編劇、演員兼導演、企業英語培訓總監。“心裏最認可的還是和戲劇有關的工作。”他因戲劇表演迷上英語學習,如今又用英語翻譯和教學所得的收入去貼補對戲劇的愛好。第一次和他認識,是在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他作為誌願者,在為孩子們導演一出英文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談完話,他又要跑到河北易縣一個好萊塢劇組裏去演一個需要說英文的“匪兵甲”。雖然都不是重要的角色,但是張征很慶幸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找到一個他英語特長與戲劇愛好之間地結合點。他說:“這輩子,就跟英語和戲劇分不開了。”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回顧自己學英語的曆程張征覺得一直都是這樣。他從小膽子大,在張口說英語方麵沒有障礙。“我跑到王府井抓住外國人練口語,問他們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哪裏麼?現在想想非常好笑。”高中時候他和幾個同學組建了一個英語配音小組。“一共4個寒暑假,配了4部電影,錄在磁帶上,在同學中傳著聽。記得其中有迪斯尼的動畫片《阿拉丁》和《獅子王》。我們從網上找了英文的台詞腳本,又買了原聲音樂做背景,開門聲、水流聲那些特殊音效都是自己做的。”如何應付高考英語張征已經印象不深了。“就是這種課外的玩鬧,讓我很喜歡這門語言。高考突擊一下,成績還不錯就顯得順理成章。”

對張征的英語學習,以及整個人生規劃都產生巨大影響的是他在北京大學英語係學習期間的外教老師約瑟夫·格雷夫斯。格雷夫斯是百老彙著名的戲劇導演,也是莎士比亞專家。他和張征同樣都是2002年進北大,當時他和北大約定要每年為學校排演一部莎劇,平時則教口語。“因為格雷夫斯是戲劇背景出身,我們班的口語課非常不同。他教我們大聲朗誦莎劇獨白,大家坐在桌子上圍成一圈拍手來找一首歌曲的韻律。我是那種什麼都不怵的性格,可這種話劇上‘解放天性’的訓練對那些內向靦腆的同學非常管用。一個學期下來,係裏要為莎劇選演員,我們班原本最張不開嘴的那位同學的口語都高於其他班的中等水平。”

“我‘人來瘋’的毛病天生就適合舞台。”張征說,“我用中文和人一對一聊天,會有一點口吃,人一多口吃就消失了。我就是喜歡成為一個眾人矚目的焦點。”在選莎劇男一號的時候,張征說,他從口語到表演都不算最棒的,可是他的熱情打動了格雷夫斯。“幾十頁的台詞,不到一星期就全部背下來了,誰都沒我興致高漲。”張征說他純正的英語口語就是那個階段打下的基礎。“格雷夫斯采用美國人埃蒂斯-斯金納編寫的《美國戲劇標準》中對古典戲劇建立的發音規範來訓練我們。比如像‘very well’這個詞組,舌頭要變位7次,平時說英語不會那樣注意,但舞台上每個細節都會放大,所以變位就一定要做到精準。”他也記得“student”這個單詞單獨說沒什麼問題,放在句子裏,他就一定會犯口吃的毛病。“那句話,我練了得有1萬遍。”從“大二”到“大四”,每年張征都是莎劇的男主角。“一個受過發音訓練的人和一個普通人同樣都讀一段話,聽前者讀的,你能多明白30%。”